Yachak 讲堂|阴阳的智慧 — 在生活中运用道 – Vol.05.7

以下为本期讲义《阴阳的智慧 — 在生活中运用道》

完整版开示

包含 Yachak 原音频

及根据音频整理的文字版内容

前面两天,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形而上大道的修证。道,不仅有形而上的部分,也有形而下的运用。这节课就来讲一讲道在形而下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道是无处不在的,它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既在对宗教、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中,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为人处事中。我们知道“形而上”是无形无相的,我们无法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它,那么“形而下”我们怎么去把握呢?实际上,透过“有”,可以了解“无”;透过个人的物质生活的体验,也可以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

道在物质层面的运作,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天地的精神或者天地的法则。这个天地的法则,其实就是《易经》开篇的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所有的天地法则都跟阴阳有关系。阴阳,就是从“一”分化出来的,代表两种对立的事物,也代表“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真正地在物质生活的体验当中去理解道的精神,去了解天地内部的运作法则,就需要了解阴和阳两极。

阴和阳也可以代表二元性。实际上,“二元性”理论的内涵不如阴阳的理论深。阴阳的理论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是古人在研究天地法则的同时,以个人的身心悟道而总结出来的自身智慧。我们都知道,老子讲道,也讲阴阳;但是在老子之前就有一本书讲阴阳——《周易》。《周易》是从阴阳的角度来阐述天地的运行法则,人如何借助这个法则去治理国家、发展生产;甚至包括个人的为人处事,它都说得非常深入且详细。可以说,《周易》是一部讲一个人如何追求至高的道和德行,以及保有平安福报、避免混乱灾祸的宝典。

现代可能很少有人会去了解古代的智慧。但是我在宗教体系比如佛教和道教里学习了一番后,再回头研究和体验道的运用的时候,发现古代的智者已经总结得非常完善了。正如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向物质世界学习的,而物质世界遵循的是天的法则,再往上就是道,道的法则。道就是一种自然法则——它自然发生,无为而作。但当它下降到物质的层面,就变成了阴阳。

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阴阳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八卦的原理——太极图。我们观察太极图会发现,阴和阳是一体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但在这个一体当中,阴阳又相互补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另外,阴阳是相互转化的,阴可以变成阳,阳也可以变成阴。阴阳还有个特点,就是它们相互吸斥,即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我们如果把这些阴阳的原理和二元性的理论去比较,会发现后者是相对薄弱的。

如果我们能够从阴阳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体,小到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个人的生活——你会发现永远都离不开阴阳的运作原理。也就是说,看似所有的事物都有其独立性,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相互吸引同时又相互排斥的;而在内在层面,它们又相互地补充和转化。

从大的范围比如说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它又是统一的。对另外一个国家而言,它永远不可能离开这个统一体。大到全球,它也是一个统一体——有那么多的国家和种族,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个统一体。这就非常符合阴阳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和统一,还能够相互转化。

所谓相互转化,比如说带着不同政见的政体,其观念可能完全不同,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它们的观念可能又变得完全相同,或者双方的立场彼此互换。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变的。我们看阴阳图,感觉它好像在不断地循环和变化之中。从阴阳之中,我们就了解到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当中,永远在变化: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会变成好的;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可能会变成敌人。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阴阳带给我们的道理。

道的精神不仅仅是阴阳,它也告诉我们要追求善。道代表的就是至善,所以我们为人或者去做任何事业、追求任何谋生的手段,都要以善为基础。这就是指我们的心要正、要光明正大。如果我们的心不光明正大,如果我们不是出于善念,那么就违背了道。违背道也意味着违背天地的法则,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灾祸。

如何在我们的一生中去实践道的精神?其实就是依循“善”和“正念”,这是最基本的。假如我们不是为了善,为了正念,就是逆道而行。实际上,《周易》就告诉我们要依天道而行,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灾祸;如果逆道而行,结果就会相反。当然,这个道理一般人都知道,但是能不能完全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说,一个人可能初心是正的,是出于善的;但是在向外追求欲望的时候,他可能产生了很多的贪求、不正的思想和邪念。这样人比比皆是。尽管这些人明白这个道理,但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过程当中没有修德,即没有修品德心性,导致他们无法面对外在的诱惑。

就像我们看到的贪官污吏和经济罪犯,其实都是为了名、利和权。这些人可能刚开始作为普通公务员或者创业者时,是非常有正念的,也是以符合《易经》所说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奋斗的;但他们却忘了阴阳的道理,只追求阳的一面,而没有把握好阴的一面,没有做到“厚德以载物”。

如果你不注重内心的品德修养,一旦你的阳达到顶点,那就变成什么呢——“亢龙有悔”。你追求太高了,飞得太高了,就会后悔。因为追求太高,你就会感觉快要跌落了。事物走到极端,就会往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刚好也符合阴阳转化的道理。如果你的追求达到极点,不管是金钱、名利,还是权力,却不懂得厚德载物的道理,不懂得谦卑,那么你就会掉下来。你的命运和运势就会往相反的方向转变。

所以我们不管追求什么都要明白,不能过满。一过满就会往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包括了我们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当你达到一个满的状态,切莫产生骄傲,骄傲也是危险的。相反,你的修为越高、能力越强,越要谦卑,要让自己保持在一个不满的状态,满就很危险。

阴阳的道理不仅告诉我们要修德行,要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也告诉我们平衡才是道。如果你不懂得掌握平衡,过度了,那就不是道了。所以我们看世间的善恶对错,其实都没有绝对,关键是能不能把握好尺度:如果你能把握好尺度,你就是正确的;你把握不好尺度,过度了,那么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大喜易失言”,大喜过望,容易乱说话;“大怒易失礼”,怒气太大了,容易失去礼节;“大欲易失命”,欲望太过了,就容易失去性命;“大话易失信”,总是喜欢讲大话,就很容易失去信用。

所以,我们怎么去实践道的精神,怎么运用道去更好地生活和为人处事呢?就是要非常的谨小慎微。一个越有智慧的人,越小心。因为他知道,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过度了,事情就变成相反的。本来一个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是因为过度了,就变成错误的了。比如说,可能你刚开始是出于善念和善心去帮助别人、劝告别人,但如果你不注意言语的分寸,太过激烈让别人受不了,就会反过来对你产生怨恨,本来是好事就变成坏事了。

我们常常都是这样。在关系里面,特别是亲密关系或者朋友关系里,经常会言语过度。虽然你言语过度是为了身边的伴侣和朋友着想,但因为没有把握好尺度,关系没有变好,反而让两个人的矛盾和仇怨增加了。平衡就是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平衡,而不是强调一个标准的答案?古代的圣贤写了那么多书教导人们,但我们其实没有办法完全按照一个特定的标准去践行。我们在践行圣贤的标准时,其实要考虑当下的实际情况才能把握好那个度,不能照搬。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既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同时又能够恰当地将其运用到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呢?这对一个人是非常大的考验。首先,你得做到自己的心态是非常平衡的,同时还得日复一日地去修养你的心性。

所谓修养心性,就是我们说的不贪、不嗔、不痴,这些属于佛法的道理。贪、嗔、痴、慢、疑都是我们要去修正的。如果我们不去修正这些,就很难把智慧运用到个人的生活关系中。而且这种修养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的,这样你才能在每一个当下看到问题,把握好尺度。见微知著,就是从一个微小的细节或情况里面看到事物可能发展出的事态和结果,这样你才能够恰当地把握它。

所以,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磨砺自己的心性,锻炼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怎么看问题能更加清晰、更加完整、没有偏移。这就符合道的精神。要做到完整、没有偏移,你了解的信息应该是完整的。比如要处理两个人的问题,你必须要两个人的态度和想法都去了解,这样才完整。

其次,我们要避免个人情感的偏爱。不能因为某人是我的朋友,我就站在他的立场。一旦你有所偏爱,看问题就不准。实际上,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度同情。我们因为跟某人相处了很久,看到了他身上非常美好的一些品质,但是因为关系太近,我们只看到他美好的东西,可能会忽略美好背后那个相反的东西。我们知道阴和阳是统一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优点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缺点,一定是这样的。

但有时候我们因为情感的原因产生了偏爱,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那我们就会更偏爱喜欢的人,会更多地欣赏他的优点而不去看他的缺点;对于不喜欢的人,更多地去看他的缺点而不看他的优点,这样就会有失公正。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在管理时,你不能够让任何情感因素掺杂其中,这样你才能够让人心服口服。这也是管理的智慧,而它同样遵循平衡的法则。

涉及到个人修为时,我们又该怎么去理解阴阳?比如我们认为的优点,我们认为它是绝对的,但其实并不是——没有绝对的事物。按照阴阳的理论,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总有一个相反的事物在背后,处于隐藏的状态。关键是我们怎么找到这两者的平衡。我们不能过于概念化或僵化地去理解事物,或者过度地表达自己特殊的品质或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的为人给人感觉是非常仁慈、有同情心的,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你会发现,并非所有时刻你都能使用这种品质。特别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可能这种过度的同情与仁慈会变成一种软弱。当你需要果断地处理事情,但因为仁慈而不想伤害任何人时,那么这种仁慈就会变成软弱。所谓软弱,就是你不能分辨是非对错,不能坚定地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观点。所以,仁慈是一个优点,但在特定的时刻,如果没有掌握好尺度,它就变成软弱了。

再比如一个博学的人,懂的东西很多,可以滔滔不绝地表达他的见解和理论。但是作为一种平衡或尺度而言,越博学,就越应该用相反的面相来取得平衡。博学意味着多,那他应该用一个相对少的东西来与之平衡。这种平衡就表现在他的语言不应该是很生硬、很深奥的。如果你很博学,但讲出来的道理很生硬、很深奥,别人理解不了,那么这种优点就会变成缺点。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一个人越博学,他说话就越应该通俗易懂。这样他才能够真正地发挥他的优点,而不至于过度。过度是指如果他太生硬、太深奥,别人不仅听不懂,还会觉得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实际的指导意义,太过于抽象和书本化。

所以当我们去认真地体会和观察事物时,会发现它其实就是分寸的问题。过了那么一点,结果就完全不同。所以如何把握分寸,就非常考验我们的智慧和辨别能力。要增长这种智慧,就得提高心性的修养。前面我们也提到修养是怎么提升的,就是要做到非常的中正,没有个人情感偏好在里面,也没有太多的妄念,因为妄念会干扰你的判断。当你没有太多妄念干扰,心也非常中正的时候,你就会懂得怎么去把握这个平衡。

所以谈到个人修为时,其实有非常多的对立面可以去让我们理解。比如,一个人越站在高处,就越要谦卑,这是必须的;一个人越有能力,他越要宽容。一个人非常有能力,做事情非常利索,看问题非常准确,那他就必须要宽容。宽容就是说,假如一个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够宽容,那么他的能力和强大的心智就会变成一种尖酸刻薄。比如他洞察人性的能力很强,看问题很准确,但如果他不够宽容,就会给人一种非常自我、尖酸刻薄的感觉。

所以我们要了解,当我们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特别优秀时,就应该用一个相反的对立面或品质去平衡它。假如你的火性太强,很容易动怒,脾气说来就来,那么你应该去培养一些水相的特质。水相代表包容和灵活看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完整。这个完整就包含在阴阳合一的法则当中。

当我们感受到内在越来越完整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内在的阳性和阴性这两部分非常圆融。你不会觉得自己特别偏阳或者偏阴,不会这样。所以,我们在灵性成长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就是如何找到阴阳的平衡,如何让自己内在的阴阳属性平衡地发展,最终能够融为一体。当阴阳融为一体,我们就能够了解道的精神,了解“一”是怎么运作在二元性当中的。

假如一个人不能够悟道,不能够从道的角度去践行阴阳的法则,这并不代表他不可以在世间生活中去运用道的法则。这不是绝对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悟到了形而上的大道,即了解了“一”、统一的实相,再来处理世间二元性的对立,那么他就能够把握平衡。因为站在“一”的角度,是很容易达到平衡的;但如果站在二元性里面,你就容易摇摆。就是这个道理。

但当我们尚未达到这种大道,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在生活和为人处事中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在任何事情当中都要见微知著:从细小的东西中看到事物的全貌,这是我们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我们应该带着觉知去生活、去体验。哪怕是谋生、追求理想,我们都要带着觉知,这样才能够了解其中的规律,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只要我们掌握好了,灾祸就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如果我们掌握不好平衡,会遭受很多的灾祸和不顺。

一个人的命运为什么会有很多不顺和坎坷?其实就是他不懂得依道而行、修心性;其次就是缺乏智慧,不能了解事物内在的运作规律,没有找到那个平衡点,所以容易失败。比如,一个人奋斗了很长时间,然后有一刻突然就放弃了。很多人都是这样:一开始非常认真、谨慎地去做一件事情,追求成功、财富或创业等等,但是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就不行了,就开始不够谨慎,这时一旦遭受了一些挫折,他就放弃了。很多人就是这样失败的,就是因为无法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

假如我们要追求这样的修养,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内心更强大且有智慧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从一开始就要谨慎,有敬畏之心。你对所有的事物都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认为我可以,我处理问题很有能力等等,其实不是这样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保持敬畏之心。

《易经》说,“君子以恐惧修省”。一个君子怎么自省?就是要有敬畏之心。这个恐惧就是说要对外在的一切事物保有一种敬畏。你不敬畏,很可能一个小的细节就会让你失败。而当你有了敬畏之心,就可以随时自省。所谓自省,就是当你没有掌握好分寸过度了,那你就要及时总结经验——下一次我应该怎么办,怎么去改变这种习气、思维习惯等等。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不管是刚开始还是在中间阶段,不管是遇到挫折还是比较顺利之时,我们都能保持这种敬畏之心的话,就可以获得成功。成功是怎么来的?就是你能够一直坚持,能够把握顺境和逆境,能够时常地反省自己,不过度。一旦过度了,事情就容易出现问题。

人生是一门大学问。可能我们年轻的时候,觉得可以自由自在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狂妄自大。但是,当我们学习得越多、成长越多,我们发现自己越要谨小慎微,越要懂得自省。而且你会发现,修身养性、追求至高的大道的学习似乎是永无止境的,可能一生都学不完。

你想想,人的一生能够做多少事情,其实并不多。在这些事情里面,可能你要学习的东西却是非常多的。而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达到要去学习更高法则的意识状态。很多人一生都碌碌无为。为什么?源于他没有这种视野,看人生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他只关心当下的利益、每一日的温饱和自己的得失,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对真理的追求,更不可能培养出大爱。多思则无爱,思就是计较,一个人太计较了,就没有这种爱心。

我们作为灵性追求者,要追求大爱的精神、至高的真理和大道的智慧,想想要学习多少东西,要打破多少知见上的错误、心性上的习气,要学习多少从微小的事物中去掌握平衡的智慧。这些都是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

一旦开始修行,你就不得不去面对这些课题和挑战,不去面对就很难进步。你可能就卡在某个状态、某个阶段里无法前进。

当你发现自己不得不像个君子一样自强不息、不停地学习和成长,顺应大道的精神时,你就会知道你所经历的一切其实就是适天——跟随天的运作而不断地奋斗,不断地成就自己。你无法怨天尤人,给自己一个理由停下来或者懈怠。因为稍微懈怠,很可能你就会不在天道的运作当中。所以,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得时时刻刻警惕、少犯错误,“不贰过”。假如你犯错了,就要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要勇于改正。

讲到具体对个人的要求或者为人处事的标准,应该特别注意什么呢?你的思想、言行和意。为什么要注意意和思想?比如说,你认为你只是在头脑中去思想一些东西,但是你没有明白这个东西在你的头脑中积累多了,按照阴阳的道理,它就会吸引同样的东西。

比如说当一个人在头脑中经常有消极、绝望的思想时,就会吸引无妄之灾。所谓无妄之灾,就是虽然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却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你认为这不是你的问题,虽然说表面上不是,但是你没有考虑到是你的思想出了问题。一个人总是在内在怨天尤人,就很容易体验到这种失败;或者当一个人对他人有很多评判、芥蒂、不理解和不宽容,那么在外在的显现上他也容易吸引别人对他的不信任和不支持。

我们的意和思想本身也是一种能量。当我们产生这些思想时,其实是在精神的层面向外投射,就会吸引同频的东西到我们的身上。所以,要管好我们的意根、思想,不要过度地沉浸在那些负面和消极的事物上,我们要尽量避免对他人思想上的攻击和评判。这非常危险,你不仅会投射给别人,更会吸引无妄之灾。虽然没有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上,但是因为你的思想被不断地创造,就会制造很多负面的事件。

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心念是我们修心的重点。我们要时时地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判断其是善还是恶。如果它是恶的、无明的,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杜绝。哪怕你处在愤怒当中,也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性。因为在愤怒当中,你非常容易进入负面意识。但哪怕你在愤怒当中,也要看好你的念头,不要让念头成为一个实有的东西。所谓实有,就是你把这个念头当成真实的,把你的想法当成真实的,一旦你认同它为实有,那么它就很容易给你带来灾祸。

另外一个就是言语。言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你生活在一段关系里、一个集体里,你说的每一句话,当它传播出去了就没有办法收回来。哪怕是一个无意识的玩笑、一个不经意的对他人的评论,如果你不小心,这个话就会迅速地在一个集体当中传播。别人听到了这句话会怎么想、怎么看你?这不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吗?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自己的言语。一定要非常小心,不该说的就不要说。比如对他人的评判或对他人隐私的打探,这些都是不该说的。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讨论别人,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进行负面、消极的评论。本来一件事情很小,因为三两个人不停地讨论,这个事情就变的很大。本来一个人的问题很小,经过两三人讨论后,这个人就变成恶人了。是不是这样?在这个集体当中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是这样的。本来很小的事情,大家一起讨论后就变成了大事。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语言可以鼓励人、帮助人,但也可以伤害人,还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灾祸。如果我们不懂得这方面的修行,就很容易失信于人。

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对事情不可以有自己的评论,但我们在评论时要保持一个尺度,不要过激过度,避免给人一种尖酸刻薄的印象,也不要制造有伤害性的或者带来冲突的因素。这些因素特别容易在一个集体当中被放大,会破坏团结,影响到所有的人。可能就是你的一句话造成了大多数人受影响,那么这个因果就很重。一句话令那么多人受到影响,那样背负的恶业是很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生活在这种集体关系当中,我们对自己一定要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是修行人,不能用世俗的心态来走灵性的道路,那样一定会让我们的福德越来越少,招来无妄之灾。但如果我们能够谨小慎微、把握好尺度,当我们的福德增长了,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有利条件和支持。哪怕遇到危险,也能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就是阴阳转化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断地积累善业,哪怕有恶业,也是可以转化的。

好,就讲到这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