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chak 讲堂|灵性的第一道门(心轮) – Vol.03.4

以下为本期讲义《灵性的第一道门——心轮》完整版开示

包含 Yachak 原音频

及根据音频整理的文字版内容

当下三轮净化或整合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放在心轮。你无法让一个连现实问题都没有处理好的人,去更多地关注他心灵的发展。所以你们可以观察到周围大多数人,都在重点发展下三轮。每一日忙忙碌碌就是为了生存,没有任何的精神追求,更不了解心的深度、心的本质是何种体验、何种状态。

当我们踏上灵性的道路,首先要过的第一道门,就是心门。灵性是发展心灵的道路,当然最终也要发展智慧的道路。但因为心轮跟我们的7个脉轮是可以统一的,也就是说以心轮为中心点,往上可以连接无限的智慧,往下可以让我们更踏实地站立在物质世间,让灵性和物质达到平衡。所以心的作用是调和,将更高的真理智慧、能量频率,以及带来的喜悦、平和的振动,经由心轮跟我们的世俗生活结合在一起。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发展心轮,就刻意地追求至高的智慧,比如发展眉心轮、顶轮,那很可能会走向偏差。所谓“偏差”,就是对智力辨析的过度追求,导致一个人充满各种妄想。所谓“妄想”,就是这些知识、理解不能很好地结合个人发展,比如心灵的打开、爱的连接,抑或不能指导个人在物质世间的日常生活、工作等等。

所以,这种刻意地追求至高的道路的情况,在过去是存在的。在过去,追求智慧的道路,你是可以非常地特立独行,因为有很多修行场所可以让你实践智慧之道。但在现阶段,或在未来的时代发展中,我们更注重心脑的平衡——智慧和心灵的同等发展。反观过度追求智力、知识的修行者,他的内心缺乏一种悲悯的情怀。因为有时候头脑会欺骗我们,觉得知识就是智慧、博学就是智慧。但恰恰相反,智慧很多时候不需要概念和知识,它是你内在的“知晓”。这种知晓是一种直觉的、当下的了解。当我们去了解、去认识事物,并不完全依赖头脑的思维和分析。对于至高的智慧也是如此,因为至高的智慧是超越头脑思辨、超越概念和知识的。

我们生活在世间,有很多关系要处理,还要工作、生活,还有爱好或者精神追求,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心灵的发展。在心轮打开之前,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是心最自然的状态。当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赶时间、追赶未来、追赶计划时,这颗心是躁动不安的、充满焦虑的、不自然的、被强迫的,甚至是扭曲的。所以在群体意识里,我们首先得摆脱这种影响:我们不能按照世俗标准或者他人的期待来生活,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心——如何去生活、去体验才是适合自己的;我们不需要每天花很多时间去工作、劳动、交往,因为当你花很多时间在外在的人事上,你的心就很难获得平静。当你的心不平静,各种烦恼、焦虑、执着就会不断地浮现出来。所以我们要了解心、打开心,不是靠强迫或者刻意地去跟人连接,这种刻意代表你的心其实还有一种讨好他人、取媚他人的倾向。

心的连接和关系是自然的,应该在你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让心自然地做出行动。不要用你的理性去强迫它、要求它,不然心就会很有压力,而且会有一种内在的恐惧。只有让心自然地流动才是恰当的。什么让我们的心无法流动、无法自然地打开?除了我们的生活过于紧张忙碌、有太多的欲望追求以外,还有我们在恐惧。我们恐惧将内在心灵的全部面向展现出来,我们害怕活在一种自由、放松、喜悦的状态,因为觉得周围人会用一种很奇怪的、不理解的眼光来看自己,所以总是躲在自己的角落,独自享受个人的心灵生活。这是不够的,这样你的心还不够强大、不够打开的。

如果你要让你的心变得更有力量、更加地扩展,你就要全然地打开它。不仅仅在个人生活里,也包括在关系里,哪怕面对陌生人、不是特别喜欢的人,也要毫无畏惧地打开你的心。我们已经习惯了逃避和紧缩——感觉遇到危险时,就会紧缩;害怕表达真实的自己时,就会逃避。这样你的心轮很难体验到更大的开放、更广阔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可以体验到的,在深度冥想里,我们的心是无限的:它不是身体内部的一个现象,它是超越身体的;它像无云的晴空,非常幽静、平和、无染,心的自然状态就是这样的。

如果从来没有体验过心的自然状态,你就很容易把情绪、焦虑、烦恼误认为是你的心。如果不能找到你的真心,又怎么活出你的真我呢?所谓“真我”,就是敢于表达、敢于活出你的真心,不再认同外在的污染抑或来来去去的思虑、情绪状态。就好像你是一个“背景”,你是天空:在天空里有来来去去的云彩,但你的本质并不是云彩。虽然有时候是晴朗的,有时候是美丽的彩云、白云,有时候是乌云,这都代表心的现象——它是一个现象、不是你的本质。因为不管天空出现什么,你的本质——天空,是永远不变的。

所以你说:我怎么活出我的心?怎么活出全然的、真实的自我?怎么活出平静、喜乐、自由、流动?你要认出你的心是那个“背景”,不是那些来来去去的现象,心不是生灭的,而是不生不灭的。如果你认出了,你的心就是打开的;如果你没有认出,而是抓住这些生灭的现象不放并沉浸其中,甚至把它认同为“你”,那你就自动关闭了你的心灵。因为当你认同这些现象时,你一定会有分别和评判: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

当有了分别,就代表你的心不够接纳;当还有取舍,你的心不可能全然开放;当你不全然开放,你的心一定有虚假、不自然的一面。比如当你不快乐时,你会在人前掩饰自己的不快乐,因为你害怕自己的不快乐被看见、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你,这代表你的心在那一刻是不开放的、不流动的、是紧缩的。要打开心轮,就要认出心的本质,就是无限的天空。如果你让它恢复到宁静的、深邃的、和平的、喜悦和流动的状态,心就是打开的;如果你处在焦虑的、紧张的、分别的、执着的状态,此刻你的心是不打开的。

为什么要打开心轮?因为心是达到内在本性的通道,心的中心就是源头,你对本性、对自性、对源头的感知,是从你的心、从心轮去感受的。包括你对极乐的体验、对超越二元性的一体性的体验、对没有分别的、没有自我的、纯爱的体验,都是由心轮所散发出的振动而被感应到的。假如心轮没有打开,又如何接收到这种如天堂般的、微妙的振动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克服人性的弱点——紧缩自己、害怕被他人评判、害怕全然地打开自己、害怕活在快乐、喜悦当中而不被理解,这些恐惧是人格的弱点。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扩展我们的心,从最亲近的人开始,到跟每一个人感受心和心的连接。这种连接是内在的,不是刻意地牺牲或者讨好对方,它代表每个人都可以非常诚实地表达自己,没有虚伪、没有假装,愿意敞开自己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用理性去压制、故意去压抑自己的情感或情绪。这是第一步。

当你愿意活出这种真诚,你会感觉到每一个人也会用真诚的态度来跟你连接。如果你自己都不打开,却希望更多人能向你打开,这是一种妄想。外在是你的镜子,你是什么样的,外在就反映什么状态给你:你是封闭的,周围人反映给你的也是不连接的状态;如果你愿意首先打开,所有人都会反映愿意跟你连接的状态。心,就是创造实相的核心力量,必须要懂得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实相——你希望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希望周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你希望伴侣怎么对你,你就从心做出决定。不是期待、不是投射、不是埋怨他人或者伴侣,这是对心、对关系的一种错误理解。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实相,就是改变我们心的状态,这就够了。不是外在改变,而是内在愿意去改变,这是打开你们的心灵、让灵性获得更充分的成长的条件。

如果连我们学灵性的人都不能打开自己,整个人的存在状态都比不上普通人,那就代表我们的修行方法可能是出错的,我们可能在一意孤行地追求一种修行的形式、不了解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修行的内核。如果你一意孤行、每天自顾自地打坐、自顾自地看书、诵经等等,但是你的心却不愿意向任何人打开,哪怕对身边的亲人都不打开,那代表什么?代表你并不是在真的修行,只是在走形式。修形式,怎么可能会有转变?你靠形式,只是在强化头脑、强化自我认同,你的心并没有任何改变。这种现象是很多的。我们看到学宗教的很多人,他们学了很长时间,心没有任何的改变,头脑却非常的强大和顽固。他们会用顽固的知见要求别人,这代表他没有活出真理,只是在模仿真理,这就是没有找到修行的正确方法。

另外,当我们愿意打开心轮、活出真我、放下限制性和恐惧等等,这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可能这种恐惧来自于过去的创伤——情感的创伤,或因过于单纯而受到他人的评判所带来的创伤,导致不愿意再打开自己,但是我们必须要疗愈这种创伤。打开心,不代表我们变得很容易受伤害,而是要超然于一切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心灵的种种挑战——种种他人的不理解、评判——这才能够让心变得更有力量。当你的心有力量、有光明的时候,你是不害怕向任何人打开的。

在打开心轮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要全面地整合人格。在下三轮的发展中,你对人格的认知、对它的弱点的克服,很多是靠你的决心、强大的意志去整合,它是非常个人化的努力,或者说需要你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克服。但心的道路是不同的,它不靠意志、不靠强迫、不靠观念的灌输,而靠你对人格的不同面向的整合。因为心轮连接的是心智体,所谓“心智体”,就是你的种种观念、种种自我认知、种种人格面向。所以当我们打开心轮时,需要完成人格的转化。所谓“转化”就是:重新整合你的个性;你对自我的认知要全部推翻;你对性格、个性的自我认同要全部推翻,如果你认同这些东西——比如像星座、占星,一旦你认同自己是某一类人格特质,你就是在限制自己。

所以心智体的改造,就是要破除任何人格限制模式,它要你的个性变得更加完整和成熟。比如倾向于阳性的个性,就需要整合阴性面向;偏阴性的个性,就需要整合阳性面向。所谓“阴阳”不仅仅指能量的阴阳,也指人格倾向的阴阳。举个例子:一个带阳性面向的人,可能非常有勇气、敢于挑战、非常自信,与其相反的面向属于阴性,而阴性面向属于隐藏状态。比如说我习惯了以阳性的行动方式——非常男性主义的、非常自信、果决、大胆,但是怎么整合相对隐藏的阴性面向?就是要看到,如果对阳性面向过度地认同或执取,就会偏向极端。比如说我很自信,但当我总是强调、总是认同这个自信,久而久之它就是一种自负;当我总是强调勇气、大胆,久而久之它就变成一种鲁莽,或者盲目。

因此在观察人格倾向时,当我们在摒弃某种负面倾向,或者在过度追求某种人格特质时,会发现阴性面向的品质会从中呈现出来。比如我自信,但我不会让自信变成自负,而自信的阴性面向是谦卑。当我做到自信,同时又能谦卑,这代表我的阴阳是非常平衡的。在自信里没有过度强调自我、没有用自己的自信贬低他人,这就不是自负。在这种品质下,他就能跟自己的阴性面向——谦卑——融合,这代表阴阳非常的统一和完整;代表通过自己的觉察,通过对自负的放弃、对小我的追求的放弃,就能整合隐性面向。包括勇敢、大胆也一样,当表达勇敢或者勇气、敢于突破时,还能让自己变得更慎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当能够当机立断地处理问题、不优柔寡断的同时又能保持慎重;当有巨大的斗志时,又能保持和平或者柔和,就代表这两种品质能够整合。

所以我们的人格特质不是注定的、不是星座上已经告诉我们的那些东西,它是可以推翻的。当一个人通过心灵成长来整合他的人格面向时,是可以拥有所有特质、所有优点的,每一个星座的优点都可以整合成他的人格,每一个星座的缺点他都可以摒弃掉,这就是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心智、人格做的工作。

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因为如果人格不够平衡,你是无法承载更高的智慧的。假如你要成为一个智慧的传导者、一个灵性工作者、一个管道,你必须要非常平衡——你必须要非常勇敢,同时又非常慎重;你的表达不能出错,但又不能优柔寡断;你必须要表达你的力量,但在这种力量里又有谦卑,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灵性人格。这必须要结合心的开放,如果心不够开放,你是不会去整合人格的,因为当看到自己的弱点时你会退缩,或者你只强调、彰显自己的优点而不去整合弱点,这是不够的。

我们的心是跟心智体相连的,如果心能够全然地打开,变得有力量、有光明,就代表你的心智层面是完整的、是平衡的。这种完整和平衡表现在你的心智状态里,是阴和阳非常统一的。你按照两种不同的面向去呈现自己,不是按照单一的个性习惯使然来呈现自己,因此它是带有一种直觉、一种心灵的智慧在指导你的。能够在对立面当中整合人格,其实是达到更高的灵性启蒙所需要的一种品质。比如说我们要接纳一切事物,这代表什么?“接纳”代表阴性面向,所谓“阴性”就是磁性,所谓“磁性”就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被吸纳进来。

当能够全然地接纳一切事物,你是在展现你最极致的阴性面向。但是极致的阴性面向,需要阳性的力量来支持它。阳性的力量是什么?就是不受影响。如果你能够接纳一切东西、一切人、一切挑战或考验,但你的内心不受影响,就代表你的阴阳非常平衡;如果你打开了心,却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他人的负面意识、低频能量、突如其来的考验带来的恐惧,这就代表你已经受影响、代表你没有唤醒你的阳性力量。当我们打开的同时,必须要不受影响、接纳一切,这就是二元性人格的整合过程。整合以后你会发现,你内在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打开自己?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内在的阳性力量。比如说“不执着于一切事物”,这代表你的心是一种阴性的流动状态。当心处于流动时,是不执着的、非常自然、有一种自然的天性、不刻意、不迷恋、不执着于表象、是一种空性的力量、是宇宙女神的力量。但不执着的背后隐藏的力量是什么?——掌控。当你不执着的时候,能否掌控一切?如果你不执着,但不能掌控,这代表你的力量是不完整的。如何掌控?当我们是流动的时候,能够保持这种心灵的状态、能够分辨真假善恶、能够识别人心、能够觉察到细微的事物,就代表你在掌控当中;如果你的不执着只是表象,就会变成一种“无所谓”,这是没有智慧的、盲目的状态。

所以要怎么体验和整合?必须要在表达阴性品质的过程中,体验内在的阳性力量;在表达阳性力量的同时,要兼备阴性的力量。包括爱,我们能否在表达爱、在对他人表达同情、怜悯时,始终站在整合的、完整的角度去表达?如果表达的同情、怜悯过度了,就变成溺爱,你就是在牺牲自己。这种溺爱能够真正帮助他人吗?能真正地唤醒他人的潜力吗?但如果你的爱里有一种类似严厉、残酷、疏离,也许它就是很平衡的——你无条件地帮助、无条件地爱、同情,但内在却是严厉的,不允许他过度地依赖、不允许他不去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重新认识个人的问题。所以,要达到无条件的爱的同时,又具有帮助、唤醒他人的作用,是非常需要平衡的,你的爱里应该有一种阳性的智慧。

如果太倾向于阴性的爱,那就是溺爱;但如果一点爱都不表达,只倾向于传递阳性的教导或者智慧,那对他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整合”,就是在心智里找到平衡;去完善人格的优点,同时让你隐藏的对立面的优点也完整地呈现出来;只要不走极端,不过度地追求阳性,也不过度地追求阴性,就会自动地完成整合。

人格其实是包含在灵性的认知、更高的智慧、还有灵性力量当中的。这种人格可以超越世间、超越命运。我们知道“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的性格都改变了,那命运肯定也改变。这代表我们不能有任何心智上的自我设限。所谓“自我设限”,是你对自己有主观的评判和认同。比如我们经常讲“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能做这个”“我不能做那个”——这就是一种设限。你怎么知道你不能做?只要你把限制性的观念放下,你是可以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在,都有阴和阳两种属性: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隐藏的。假如我们善于把隐藏的属性真实地呈现出来——当作为一个男性,总是强调不能有太多的情绪、感伤、多愁善感,这就是一种对女性能量的压制;当作为女性时,又觉得不能太强大、太有权威、太有力量,这就是一种对阳性力量的压制。事实上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我们内在的力量是一样的,假如我们更开放、更能超越对性别、个性的认同,我们的人格特质是可以非常完整的。

一个完整的人格特质,在修行上、生活中、关系处理上也是完美的。你会很容易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假如一个男性发展了阴性面向,他能够了解女性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女性也一样,当发展了内在的阳性力量,也很容易理解在男性的角度如何想问题。这种相互的了解,会让关系变得更加圆满,就不需要说“要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了,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吗?真的有一个跟你完美契合的人吗?不是的。我们碰到一个很契合的人,是因为我们自己完善了自己,我们把两种面向整合了,就会投射、创造、显化出一个同样也能够整合自己的人。如果我们是残缺的,那在关系里面,对方给你的反映也是残缺的。

要打破这种心智的受限,就不能给自己下主观的定义和结论,必须要避免绝对化的认同。一旦意识到头脑又在主观地认同,包括对自己、对他人的主观认同,就必须要摒弃它。在这种不认同当中,心智就不会设限,就代表心是全然开放的,是可以接纳一切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识层次的。当能够在接纳的同时不受影响,不执着于一切事物的同时又能掌控一切事物,我们就拥有真正有力量、有智慧的灵性人格。

讲心轮,就是要告诉你们:要整合人格,要解开心智所有层面的受限感——那种由无意识、由恐惧带来的设限感。当你们超越人格,就知道其实你是非常有潜力的,这种潜力可以让你获得无穷的智慧、光明、力量和喜乐,你是非常有潜力的灵魂、是超越身体和人格的灵魂。当达到这个认识,你就是觉醒的。觉醒到底意味着什么?并不是简单的身体反应,或一个脉轮的启动,这不是觉醒的核心。觉醒的核心是:当你觉醒的时候,意识到原来你是超越身体和人格的,你不再认同身体和人格为你自己,它只是你的载具。既然是载具,你当然有力量让它变得非常地有效率、非常地好用,你能够完全地掌控你的身体,还有人格。如果你还受制于身体和人格,就代表你还没有完全觉醒。

一个觉醒的个体是非常强大的。因为灵魂是无限的,他在实相里跟无限的力量、无限的实相、跟源头连接,所以他当然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能够用他的智慧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然在觉醒过程中,会有一些反复:有时候突然又掉入人格的恐惧里,有时候感觉又失去了跟灵魂的连接,这些情况是有的。但随着你不断地觉醒,突然有一天发现,你再也不会陷入到人格的模式里面。哪怕它再度呈现,你也知道你并不是它。当我们过度地认同人格为我的时候,就陷入了一种无穷无尽的对立、矛盾、恐惧、评判、悲伤、绝望、不自信……所有这些负面性,都是由人格的限制模式带出来的。所以,你们必须要用最高的意愿,借助灵魂的力量去打破人格的受限,整合心智中不够平衡、不够圆满的地方并超越之,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求道者、一个真正渴望真理、渴望活出纯粹、活出真我的个体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这就是心轮。它是一个灵性的起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