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chak 讲堂|真观 – Vol.02.5

以下为本期讲义《真观》完整版开示

包含 Yachak 原音频

及根据音频整理的文字版内容

静心、聚气怎么修能量?你们要明白修行是一步一步的,不能直接跳过中间过程,所以能量还没有修好之前,想要达到定是不可能的。即使达到,也是偶尔碰运气达到的定,但这种不算。你若真正达到定,它会成为你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力,比如打坐你绝对不会有时达到定,有时不能达到,而是每次都能达到定。

定也有很多层次,细分有四禅八定,八个层次。但是今天我不想讲那么细,主要想讲“观”,因为定、慧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你在定中会产生慧观,即止和观产生定和慧,所以止和观是无法分开的。真正懂得止和观以后,你发现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你想要达到止,其实是在不断运用观的能力;你想要升起观,必须要在止的基础上才能升起。若还没达到止,你就想去观照,观不了。你想观心,什么都观不到;你想观心性,什么都看不到。你只有在心达到止以后再去观性——心的本性,才能够有体验;在没有达到止之前,是不可能产生观的。

思想和头脑也是一样,当它没有放慢、没有达到一定的止之前,我们没有办法去观头脑。我们一观就会越观越乱,为什么?因为在没有达到止的时候,那个观是头脑的一个观,是头脑的观察。当头脑想观察头脑,就会越观越乱。怎么越观头脑念头越多呢?正是因为用头脑在观。但是真正的“观”不是用头脑观,用什么观?用智慧在观。智慧来自哪里?来自于智慧体。所以,观察是头脑观,真正的“观”属于智慧体在观。

当智慧体在观的时候,你会感觉内在有一个如如不动的中心在观察头脑来来去去,但是它不会对头脑干涉,不会因为头脑引起情绪。假如是头脑在观头脑,你一定会有情绪,因为越观越乱,你肯定会有情绪的。你甚至想去控制它,但是越控制会发现头脑越分裂,你就处在挣扎和冲突当中。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头脑安静下来以后再去观,至少让头脑能够放慢。

在前面止的阶段,必须要非常有耐心、非常放松,等待头脑慢慢地平静下来,然后你再去观,这时候的观就很有力量。它观的是什么呢?就要把念头给止住。虽然你的念头已经变得很少、很慢,但是它还没有完全停下来,还有一些潜意识在活动。这时候你就可以去观头脑的潜意识的波动,即不由你控制的那些潜意识波动。如果你不去观它,它一直在那里走来走去。比如一件事情你还没有完全释放掉,然后你来打坐,它就一直在你头脑里面跑来跑去,形成一个惯性。其实它也不是你要主动思考的一些事情,只是你经历的一些事情在你头脑重新播放的印象。所以这时候你必须去观它,用智慧照见它。你一观,它就消失;你不观,它就一直在活动。

为什么你观它的时候,它就消失呢?因为你观它的时候,是把意识加到它上面,它是一种无意识。无意识就像黑暗,意识就像光明。如同你在一个黑暗的房间把灯打开了,里面所有的东西,即黑暗当中的所有幻相会全部消失。无意识的头脑相当于一个黑暗的房间,它在无意识当中,你必须把光带进去,就相当于打开了灯,头脑的残余活动就会全部消失。所以,不是一开始就观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止之前就观,它是止观——先有止,再有观。然后,在止的基础上再观,你又达到一个更深的止,进而可能就把你带到定的状态。

那怎么入定?靠观来入定。这个观是慧观、照见。你可能觉得头脑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思考,或者自己没有看清楚问题的始末、过程、所给的启示,那要怎么观、怎么放下它呢?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把一些洞见带进去,这就涉及到慧观。

观有很多种,有一种叫作慧观。慧观,即把平常所学的智慧带进去,放下头脑的问题。那什么智慧?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平常学佛法知识就知道有个无常观,如果发现始终处理不了一个问题,就干脆不处理,而用无常来观它,即这个问题是无常的。所谓无常,它不会永远存在。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去处理它?我用无常来看待它,让其自行平息下来,可能问题就会自动给我一个答案;当我纠缠问题的时候,反而看不清楚答案。我用无常来看问题,就不用跟这个无常纠缠不清。无常本来就是一个幻相、一个无明,你怎么可能从根本不存在的问题里面去找答案?你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答案?所以,这就是一个洞见,把智慧带进来去观问题。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找个答案,我们只是需要看到问题本身就是暂时性的一个幻相。当你看到这一点,就不用去处理它,可能这件事情就放下了。

还有离欲观。比如你发现自己始终坐不下来、定不下来,有个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躁动不安,无法深入,这时候你应该升起离欲观,你必须明白所有的欲望都是把你带向外面,无法把你带到内心。而且你也要看到所有的欲望都会有两面性:当欲望满足,你可能感到快乐,但是你也可能感到空虚。只要你意识到所有的欲望都会产生两个结果,你就可以把欲望放下来,这叫离欲观。所以,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这些道理、这些智慧应该经常用到禅修当中,只要我们感觉到哪里有问题,就用智慧去破它、照见它,这样我们就可以放下了。

还有在较高层次的禅定里面也有一种慧观。我们知道学禅宗有很多谶语,很多类似于警句的,比如禅诗,很多禅诗是智慧的精华。若你把禅诗的精华带到禅修里面去破除那些障碍,它是非常有用的。举个例子,《永嘉证道歌》的第一句话说什么呢?“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就是非常高的无为境界,禅修最终要达到的就是这个境界。“绝学无为”——不要追求知识,也不要刻意地作为;“闲道人”——就好像无所事事的人。有道的人都是无所事事,没有刻意追求什么。“不除妄想不求真”——他有妄想但不除了,因为他知道妄想都是虚幻的,就不跟这个妄想较劲;他也不追求所谓的真实的、实有的东西,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东西本身都是空性的。大道是无形无相的,你怎么去追求一个大道?它不存在。就像虚空,你要抓住一个虚空,怎么抓?所以叫作“不求真”。

如果你能悟出这个道理,你的禅修可能就直接跳过去。什么叫跳过去?在一般情况下,禅修是慢慢地从静到止,从初禅、二禅、三禅这样一直跳过去,跳到四禅八定。但是如果你能升起谶语的智慧,你就可以直接从初禅跳到三摩地。因为你悟到这个道理的时候,就顿悟了。所谓顿悟,即当下明白了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不是求来的,是要放下它才会出现的。那你突然明白了,这个当下你把一切努力都放下,不就跳过去了吗?这样你就不用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这是最高的一种法,是一种慧。你若有这种智慧,真的直接就跳过去了,所有方法都不用了。

所以达到一定的止以后,你升起观。若观的能力越强、越有穿透力,就代表这个观是有智慧的。智慧就像光明照进了黑暗,把无明全部照破,然后你就直达中心,找到本性。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太执着于技巧、太执着于方法,不懂得适时地放下,又变成了想要达到一个结果的时候,就把你困住。所以,当我们发现越来越执着于方法、越来越放不下的时候,一定要用智慧来破它,一定要理解我们最终是要达到无为的。我们既然最终要达到无为,为什么现在不能无为?其实是可以的。现在就放下,然后你就跳过去,就真的达到如如不动的地方,这是慧观。

另外《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一段话,它也是一个智慧的总结,告诉我们怎么证道。它是这样说的:“断欲去爱,达佛深理,悟佛无为,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断欲去爱”,在禅修当中要断欲去爱,不要有欲望,也不要有爱的执念。“达佛深理”,达到佛法的最深的道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你向外什么都不追求,感官不再向外走,你不想看,也不想听,也不想思考任何东西,这叫“外无所求”。“内无所得”,你心里面没有我要得到什么的那种感觉,真正达到了无欲无求,就是“外无所求,内无所得”。“心不系道”,我心里面也没有一直想着修道的事情。“无念无作”,没有念头,也没有作意,没有刻意营造一个东西、追求一个技巧。“非修非证”,这时候你的状态就是感觉自己不在修,也没有证到任何东西,因为你确实无所得。

道不是一个东西,如果你说“我得到一个道”,那是不可能的。道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不是人可见的,所以没有人敢说他得道了。为什么?因为当他真的得道,他发现那个东西是不可得、无所得,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就是不见一物,名为得道。如果你还看到东西,那就不是道。所以“非修非证,不历诸位”,你就不用经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直接跳过去。“而自崇最”,这是最高的一种法,“名之为道”。

所以,在大乘佛法里把整个修行分成五十二个阶段,一看你就觉得很可怕,你要修五十二种必修的法,你一看就很绝望,太难修了。比如你要先修虔信、布施、忍辱、持戒等等,还要修慈悲心、奉爱、修禅定等等,这些够你修的。但是佛既说“五十二阶”,为什么又要说有一种法可以当下顿悟呢?他讲这个东西就是告诉你,其实法无定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法,看你怎么去利用它。

对于有些人,他们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来找到感觉,比如他对自己没有一个方向,需要一个方法或者道路阶段来给他指引;但是对于最高的悟性来说,也可以不用这些方法,他可以直接悟道。因为悟道的话,当下就悟了,当下就明白了,然后这些东西就放下、超越了。好像头脑一样,如果你当下就明白这个东西是一个虚幻的话,一下子就超越了;如果你不明白,就得一步步来,先学习静心,然后学习观,再放慢头脑,慢慢达到定。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智慧,当下就破掉了,知道它是虚幻的。但是你怎么可能在当下看到这个真相呢?除非你能跳出头脑,退到后面去看头脑,退到智慧体去看它,你要变成自己的高我。因为高我是在智慧体,祂是你的潜力,祂不是你创造的,不是通过你修行以后才得到的一个东西。你们一定要明白:你们所有的高我、所有的大我都已经在那里了,你需要的是重新发现祂,而不是要创造祂。你作为一个低我是不可能创造高我的,因为你是高我创造出来的,你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

你只要回归高我、回归大我,再回头看这个小我——人类的自我,你就明白了:原来从高我的角度来看这个小我,其实很多东西没有那么难,没有那么的不可击破。你站在高处去看,其实很多东西就是幻相,在高处看低处它真的像幻相;但是如果你站在低处来看自己,它就是坚固的、物质的。你的思想、念头,你认为它是实有的;但是站在高处去看,你真的就觉得这些都是很虚幻的,像做梦。

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进入内在再看,就是“观”。我们进入到内在再去观察自己、观察身体、观察我们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没有力量的。身体的各种障碍也好,头脑的各种障碍也好,其实没有那么强大,对于智慧——那个光明来说,它们真的就是一个幻相。你感觉黑暗里面有东西,其实是因为你没有把灯打开;当你把灯打开,黑暗就完全地消失,这就是观的作用。

我们在不断深入到内在的时候,必须要启动观。当然,不是说除了观,止就不用管,这两者是同步的。你们要明白前面我们说的静心的方法,即把身体调到很柔、很顺的方法,还有内呼吸的方法,它们皆是为了达到止所需要的方法。但是在调和身体、内呼吸的时候还是可以观的,它们是同步的。你的工具箱里面有越多的工具,对你就越有帮助;如果你的工具箱只有一两个工具,那你就会很吃力。如果方法很多,这个方法不好用,换个方法就可以了,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工具。所以,我们必须非常善于掌控这些技巧,变成自己的能力。

当然这是需要你经年累月才能达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个天才一蹴而就。我也没有老师教,我在静心的阶段也准备了六年,修定力修了八年,才到目前这个阶段,所以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你现在看这个时间很漫长,但是在过程中你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不会觉得过得很漫长,你会觉得一年又一年过得非常快,为什么?因为你在静心、修禅定的时候,对时间的感觉是很模糊的。

只有生活在世俗的线性时间(即昨天、今天、明天)的人,才会有焦虑感——对时间的焦虑。因为他想达到目标,他想着自己有个赚钱的项目,必须在什么时候完成,所以他永远被时间所捆绑。但是当你去静心、修禅定,会发现时间是多维的:你可以把时间拉长,也可以把时间缩短。比如我今天进入一个很好的静心状态,忘记了外在的世界,从早到晚就持续处在这个状态里,所以对我来说这一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发生,我只有体验,我体验到空间,体验到世界。但是我体验不到时间,因为我已经忘记了时间。然后当我睡觉又想到第二天可以持续这种完全忘记时间的状态,这时候我还会想要花多少年来完成静心训练吗?不会想。因为我已经很享受静心的过程,觉得每一天都能够静心,都能够处在这种静心状态,是非常快乐、非常喜乐的。那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结果?我不关心。

只有当一个人很痛苦、很焦虑的时候,才会关心结果。但是我们静心是要放下那些东西,不要去关心结果,我们只关心当下的状态是否获得了满足。假如今天打坐没有获得满足,怎么办?那我想办法明天要获得满足。今天上午状态不好,那我想办法今天下午充分得到满足。我不是说你的满足一定要达到禅定等等,事实上静心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满足。哪怕在静心当中你体验了十分钟的无念的感觉,它就是一个很深的状态。因为在生活当中你从来没有体验过那么长时间的平静的状态,你说是不是满足?当你找到这种感觉,就一定会有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是什么呢?我希望我明天再次体验这种状态,我希望将来也可以持续地体验。这就是你不断进入禅修的一个动力,你找到自己的满足了。

所以,我们要记住的就是这个状态。当你感觉自己在生活当中偏离了这个状态,你要记得收回来。因为你偏离这个状态越远,越有一种焦虑感,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获得了那么美好的精神状态,你会有对比。当你再回到世间的生活,会感觉世间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它太烦乱、太忙碌、太焦虑、太不能感受当下的满足了。你一旦有了对比,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慢慢地舍弃那些没有用的、毫无意义的生活方式,这样你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打坐、禅修。满足也会越来越多,那你的进步就越来越快,不会再去考虑将来一定要得到什么,这不重要了。因为不满足,我们才期待一个结果;如果满足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想明天的事情?为什么要想自己要修多少年?不用想。

你在满足当中会发现时间过得非常快,比如我练静心的六年感觉就过了三年,太快了。我修禅定虽然用了八年时间,但是我感觉就是三四年。有时候我会想我需要进步那么快吗?但是它就是推着我走,我没有办法。我不想进步,不想那么快,但就是一直推着我走,以致于我必须要进步。所以,我不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但觉得整个过程非常快。

虽然生活当中总会有挑战,但是相对于你内在满足,这些挑战真的可以毫不执着,即你能够放下,不会再依恋那些旧的东西——过去的朋友、过去的野心,比如一定要在生活当中获得某些成就来证明自己的那种野心,你会毫不吝啬地丢掉。还有一些生活方式,比如抽烟、喝酒等等,这些都可以抛弃。因为你在内在获得了真正的满足,就会觉得那种生活就是自寻烦恼。

我们再回到观。通过观,我们会增长觉知力,即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觉知会变得更敏锐,看问题会看得更清楚。当下发生的事情,你能直接看到它;如果你没有看清楚,它就成为一个后患,徘徊在头脑之中,挥之不去。即你对一个问题没有理解清楚,就很难放下。所以我们要培养观。

首先,我们要在禅修当中懂得去观,要觉知头脑、觉知身体的每一个细节,这属于全观。刚才我们说的是慧观,现在是全观。全观,即你要非常了解自己现在处在什么状态。你不是坐在这里打瞌睡,这没有用,不叫禅修。因为你没有增长智慧,没有增长观的能力。所以我们在修止的时候,同时要修观。所谓观,就坐在这里必须了解自己当下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心乱不乱,头脑、念头多不多,身体舒不舒服。一旦观到就去调整,甚至不用主动调整,一观它会自动调整。比如念头是无意识的,但是如果你不去观它,它永远在那里跑来跑去;你一去观它,它就消失,就是那么快。

刚才讲了观是光明,念头是无明、黑暗。你在无明里面打开灯,它就消失了。因为黑暗是不存在的。所谓的“黑暗”不是个实体,仅仅是因为没有光明,它才呈现一个黑暗的假象。包括身体,你在当下也要随时去觉知它。比如这里有点紧了,我把它放松一下;这里有点用力了,我把它放松一下;呼吸太紧了、不够自然,我把它调自然一点;或者我感觉现在好像还没有完全达到能量的饱和,我就继续加强内呼吸。

所以在禅修当中,我们不仅要不断达到止——更深的止,同时要用观不断调整。可能刚开始你只能在大体上做调整,但是到后面你要调整得越来越细,包括潜意识的一个小小的问题、一个小小的念、一个小小的渴望也要调整它。你不能有渴望,但是刚开始你肯定会有渴望,就是刚坐下来你肯定有个渴望说:要静下来,要达到止,要快速地进入定等等。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你连这个渴望也要放下,你不能有渴望,为什么?因为有渴望的话,你就会追求一个结果,然后就会紧张。另外,你想达到这个结果,就会有焦虑,担心时间够不够,你会想:“很快时间就结束了,我还没有达到那个状态。”但是越担心,你越不容易进入状态。

所以,你必须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把渴望完全放下,这需要通过观。刚开始你要有点渴望,但到后面把渴望也要放下。就好像你渡河需要一条船,但是你过了河就不能再背着这条船,你要放下。越到后面越要轻松,轻松到一点愿望都没有,在当下就很满足:我不需要去到哪里,我不需要觉醒,我不需要开悟。因为在当下你已经觉醒,只是没有看到这一点,你没有意识到其实你的心已经是觉醒的。如果你看到了这个真相,根本就不需要去追求,你只需要认出我的心在当下就是觉醒的。所以如果你百分百地安住在这个当下,没有目标,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所谓没有空间,即你跟万物是融在一起、没有分别的,那在这个当下其实你就是觉醒的,跟神没有任何的区别。

但是你的头脑可能不相信。头脑是非常概念化的一个东西,它非常执着于知识,比如它看到某些知识,就认同这个知识、说法代表真理。其实它不知道知识只是用来解释一些现象、一些问题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那个问题、那个现象,知识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下有意义,生命就是永恒的当下。知识能流传多久?它不可能超过当下。比如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再过两千多年它也许还存在,但是如果某一天宇宙爆炸了,它存在不存在?所以知识不可能永久,但是当下永恒的生命,它是永久的。

所以,佛说法说了几十年,他最后说的法就是:“我这一生什么都没有说,我没有说一个文字,我没有说一句话。”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是因为他知道将来这些人类——修佛法的人一定会执着于知识,所以才加了这么一句。因为那个永恒的生命、圆满的当下,它超越了知识。那个“当下”,你只有在当下才能感受到,而不能在知识里找到它。你不能在知识里面找到真正的佛法,所有真实的佛法只有通过你与其合一,才能知道那个真相,不是通过头脑追寻而得到的。

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有没有处在当下,心有没有完全百分百地处在当下,是否还有一部分在追寻一个答案、追寻一个结果。如果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在追寻,那就要把它拉回当下。当你百分百地安住在这个当下,你就圆满了,就发现其实所有的追寻都在梦里面发生的——世界是一场梦,修行也是一场梦。当然修行这个梦是真实的梦,世间的生活是一个虚假的。

为什么叫虚假梦?世间人做梦,他不会醒过来,他永远都在沉睡,永远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小盒子里面。但是你做修行梦,至少能让你醒过来。当你醒过来的时候,你再回头看,原来修行也是一场梦。因为你已经成就了,你的心本来就是个佛。你不可能通过修行成佛的,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已经是佛。如果你不是佛,你可以修成佛,但是如果你已经是佛,那到底谁在修?要搞清楚这个道理。

我们真正的修行就是认出“你是谁”,认出你的心就是佛,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不是要从现在的你变成另外一个你,而是要认出你的心。你要认出心,必须要去观,要一层一层深入地观。比如现在你只能观你的身体,当你进到一定程度,你能够观到能量体,能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再深入一层,你能感受到星光体,感受到心体、智慧体、宇宙体等等,这样一直观下去。

观,在禅修当中是不能失去的一个核心内容。如果失去了观,变成了无意识,就算你坐得很定,也是一种死定。即你变成了一块石头,变成了一根朽木,那有什么用?过去有人能够坐几百年都不死,但是有什么用?他没有观,所以他没有找到他的本性。他之所以没有开悟,就是因为他一直处在定当中,没有用观,这就好像睡了一个很漫长的觉一样。

所以,我们在禅修当中一定要去观,不断地观。简单地说,我对自己当下的状态非常的有意识:我一感觉哪里不对了,就去调整它;我一感觉又开始走神、掉举了,就把它收回来;我感觉有点昏沉了,就看着它,不让昏沉跟我融合,这就是“观”的作用。

我们刚才讲了慧观、全观。“全观”就是身心内外去观察自己。还有中观,它是指你在禅修的境界里要不断地去寻找那个中心。因为在禅修里是没有形象的,你要深入进去就要有个意愿:我要去寻找这个状态的中心,或者有没有更深一层的层面存在。通过中观,你就不会停留在这些现象当中。比如进到星光体,你会看到一些光、看到一些色彩、看到一些幻相,如果不继续观,这些东西就会成为你的障碍,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已经很好了,你不想进去,不想再深入了,你就会停留在中途,没有办法深入。这些幻相就好像道路两边的花花草草,虽然很吸引人,但是它毕竟不是你真正要去的目标。所以我们不能在中途停留,必须要中观去寻找那个中心。

中观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一个方位,它指的是中心。即观察这个现象的最本质的一个中心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中观。你要寻找的是所有现象的源头:它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它的源头来自哪里?你去观照这个源头,叫中观。

另外,还有一种观想是借助一些媒介来观,比如有人喜欢观光,那它有没有作用?它刚开始也是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它不会让你直接达到本体,但是它会起到一些净化、提升你的频率的作用。因为在观光的时候,它会让你进到光的频率当中。

还有一个方法,比如心轮也可以用观想的方式。你要打开心轮,连接心智体,就可以观想心轮。怎么观想心轮?你就观想心轮超出身体之外向无限的地方扩展,或者观你的心好像跟海洋一样无处不在,或跟海洋融为一体;你也可以观你的心像虚空,像无云的晴空——没有云彩、乌云的那个晴空。这样你就能够把意识向外扩展,超出身体,因为我们太容易停留在身体层面了。

如果仅仅停留在身体层面,我们的灵性意识就不容易扩展,修来修去都在修身体,那是不行的。最终,我们是要去了解无处不在的道体。为什么我们的意识要扩展?就是因为我们要跟道体结合,要去悟道,要去证道,所以必须要将我们的心扩展出来。心不能封闭,反而要向无限的地方扩展。这样它就很容易跟道体契合,你就明白原来我的心体跟道体本质上是一样的。

所以当一个人明心见性,他就能够看到他的心像无云的晴空一样,或者像飞机飞到云彩上面看到的那个蓝天,非常的清透、非常的纯净,这就是心体。你看到这个,你就见性。而且清透、光明、无限、虚空都是你心的一个本体。当你去观的时候,就会找到这种感觉。

定、慧是怎么来的?定就是从止过渡来的,慧就是从观来的。你不去观,怎么会获得那种经验?智慧,它不是指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它是你体验到的一种知识、一种经验。如果这个知识没有经过你的体验,就不能叫智慧,它还是概念。你体验过了,确实观察到这个心跟书本上讲的那个心好像很契合,跟佛法讲的心性很契合,那就是真的智慧。所以,定慧我们要学的就是止和观。

那你最后要达到什么呢?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双运,同时运用。如果你达到止观双运,运用得非常熟练以后,你离觉醒,离开悟就非常近了。很多人只是练止,就不能开悟。很多人学智慧,但因为他的智慧没有体验,就成为了头脑的知识;头脑虽装了很多知识,但没有经过止的训练,他没有体验,没有观,没有在止里面进行观察,所以他的智慧也不成熟,他也不能开悟。开悟就是要通过止和观升华到定与慧,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心真正地改变、完全地蜕变,那个状态不会掉,那你就真正地达到了那个境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