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本期讲义《静虚柔弱——静心的技巧》完整版开示
包含 Yachak 原音频
及根据音频整理的文字版内容
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它是什么呢?自发地静心。比如你困了,劳累了,身体就会自发地静心。除非你自己不想,头脑里面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完,这种状态就会导致身体想静心,头脑却无法安静下来。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就需要学习一些静心的技巧。
凡是自发静心,其程度则无法很深入,为什么呢?因为当身体安静下来的时候,头脑会传递一个生物信号——现在这个身体要休息、睡觉了,所以越静心越会感觉自己想睡觉。你可能会闭目养神,但是如果时间持续过长或者身体一直保持不动,头脑就会发出信号,让你进入睡眠的状态。所以,身体的自发静心是有限的,不能持续地保持清醒的静心状态。
那我们怎么说服身体使其保持一种持续、平稳的静心状态呢?我们一定要让身体足够放松、足够自然。如果身体长期处于一种忙碌或者压力的状态,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它一定会特别紧张。这种紧张平时很难注意到,为什么?因为当你专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都是向外的,即做事时整个专注的重心都在外在。头脑里也可能是一些抽象的主题,比如你在构思一些事情、做一些计划,废寝忘食,甚至失眠,以致于你完全忽略了身体的觉知,长期下来就变得非常紧张、非常不自然、非常僵硬。所以,当你放松想坐下来静心的时候,其实你很难持续地一直坐下去,因为身体已经习惯紧张了,突然让它放松,它做不到。
另外,长期累积的习惯会导致身体存有隐患,比如关节、腰背、脖颈等地方会出现局部性的酸痛。所以调身体一定要先学会放松,越放松、越自然就越坐得住。所谓自然,即不需要刻意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所以我从来没有强调你们一定要采用什么姿势或手势,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如果我要求一定要坐得很直,抑或一定要采取什么样的手势,那坐久了就会僵硬,你会为了坐而坐,忘了静坐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进入一种自然而然的放松状态——这才是调整身体最关键的部分。所以,我们不能为坐而坐。
过去有些学员一来就坐得很直,一动不动,大家就觉得他功夫太好了。但是两天以后,整个人就塌下来,坐不住了。为什么?一直保持那么僵硬的姿势,你肯定不能坚持很久。我们一定要明白,坐姿不一定要非常中正,但是一定要自然、舒适、不紧不松。太松身体会垮,比如头一直往下低,腰背一直弯,慢慢地垮下去,这样不仅坐不住而且容易打瞌睡。所以,当你发现身体垮的时候,就要调整一下:如果觉得该挺一下腰,就把腰挺直一点,把头抬起来一点;如果发现太僵硬,你可以放松一点。
我们要随时调整,找到很自然的、不紧不松的状态,而不要找到一个姿势就不动了,为什么?因为人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个姿势状态里,否则他会变成像石头一样。身体虽然不动,但是整个心也不放松,反而紧张了,以致于坐到后面想动也动不了,出不来或者僵硬了。所以这个方法是不对的。
调整身体就要对它有意识,静心的第一步就是要增加对身体的意识。如果对身体没有意识,劳累过度了你也不知道,需要休息了你也不管它……身体有自己的智慧,若需要休息,它会告诉你,向你发送一个信号;或者着凉了,它也会向你发送一个信号。但是因为你专注于外在,从来不关心它,不专注于内在的细微变化,就导致你容易生病、劳累过度,或者成为将来病患的一个隐症。你现在是没有病,但是由于长期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到了一定年纪,比如退休之后,你可能就会得各种奇怪的病,或者得癌症等等。
那我们怎么练习觉知?怎么对身心有觉知?第一步,从身体开始随时觉察身体上的变化,比如:哪里不舒服?哪里不够放松?头脑是什么状态?是清明、散乱还是昏沉的?一旦觉察到,你就可以随时做调整;如果你不能觉察到,那就会在那个状态里面出不来。所以只要有一点点昏沉,你都要觉察到,跟它拉开距离。所谓“拉开距离”,即你要退后,往后看这个头脑。假如头脑昏沉,你就退到头脑后面看着这个头脑、这个昏沉,慢慢昏沉就会消散。散乱也是一样,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一直散乱下去。你无法控制散乱,你越想控制它就跑得越快。
所以,身体调节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动调整;另外一个是通过对它产生觉知——你对身体觉知越深入,越能感受到身体内部的状况——从而及时对它进行调整。那要怎么主动调整才能使身体更舒服、更自然?要记住四个字:静、虚、柔、弱。把身体往这四个方面去调即可。
若你发现身体不够静、躁动不安,就往静的方向去调。那怎么调“静”呢?其实很简单,不用去追求所谓的“静”,因为动和静是相对的。不是说身体不静,就要去追求一个静,而是你只要放松下来,时间会慢慢把你带到那个安静的状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在两个极端来回走,动久了以后自然会静,不用去干涉,无需因为现在很烦躁,就要追求静。那“静”到底在哪里呢?静是一个相对的状态,只要让你现在这个躁动的状态,不管是身体还是情绪上的,让它慢慢放松下来、平静下来,它就会自己达到静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要用头脑、身体和欲望去追求静,因为头脑在追求静的时候会产生欲望,这反而会导致我们更加坐立不安。一个人一旦有欲望,就会想得到结果,反而更加不容易安静下来。所以若要达到静,你只要自然放松,让它慢慢平息下来就会达到静,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安静”。
我们面对头脑杂念时也是一样,不要跟其对抗。不要因为现在头脑有很多杂念很混乱,你就想去控制它,你控制不了的,为什么?想控制头脑、控制念头,其本身也是头脑的行为。你不能把头脑分成两部分:一个想控制,一个被控制,这样头脑会分裂。在头脑分裂的状态下,你又怎么可能安静?那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让头脑成为一个完整的东西。头脑完整以后,它自己就会慢慢安静下来。因为任何东西一旦你不去干涉、不去参与、不去控制,它自己会消停。我们说“诸行无常”,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诸法无我”,这些现象里面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性,它是虚幻的。虚幻的东西不会一成不变的,它是因缘法——在这个时刻它是这样,换一个时刻又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所以你只要耐心等待,不要去干涉头脑。
但是,你要对它有觉察、有觉知,即你要跟它分开。如果不跟它分开,你就会掉进头脑、掉进念头里面跟着一起跑,这就变成散乱。所以,你必须要保有觉知、保有意识,但是不要干涉。就像一潭水,它起了波浪、有了波动、有了波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自己安静下来,时间长了它自然就会平静下来。但是如果你为了让它尽快平静下来,用一个东西搅动它,反而会使它更加乱。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不用追求静,只需要保持观照,让其自然而然地达到静。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它就会自己安静下来。这就是达到静的状态。
虚的状态,即要把身体调到“虚”。所谓“虚”,即虚无、无形的状态。不要把身体看成是一个坚实的物质身体,否则你就是在坚固妄想,你可能就会跟身体作斗争。比如腿疼,你想克服它,就一直压着这条腿不让它动,跟疼痛作斗争,这就是坚固妄想。本来身体就是虚无,你还要跟虚无的东西作斗争,那你不是坚固妄想是什么?你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所以要让身体调到虚的状态,不是控制它、压制它、打压它,而是放空它。比如我们听到外面机器的声音那么吵,你要怎么办?假如你站在身体层面,肯定觉得这个声音太刺激,应该找点什么东西来屏蔽它、抗拒它,这个方法也不正确。为什么?你在抗拒一个东西的时候,其实它对你的压力以及冲击力会更大。你越害怕噪音,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大,而这一刻你又不能避开,怎么办?你可以把自己放到虚的状态,把身体看成是虚无的,让声音从你的身体穿透过去,不要让声音停留在你的气场。
我们知道这些机器声音是“噪音”,当然我是给它一个概念,其实对声音我们不应该去分别,越分别越对你有影响。我们可以将其看成只是一个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对你不能造成任何影响,就把自己调到一个虚无的状态,那声音就会从你的身体、气场穿透过去。如果你抗拒它,想要屏蔽它,那这个声音一到你这就会停下来,因为你在抗拒,它就停留在你的气场。所以,当你抗拒任何东西的时候,它就不能穿透,继而对你产生一种压力感。当我们听到别人说的不好听的话,或跟别人争吵,别人辱骂你,若你把自己看成是虚无的,声音就会穿透你,不会在你心里面留下痕迹;反之,如果你抗拒这个声音,它就会在你的身体上留下痕迹。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调“虚”?就是要让你有一种虚怀若谷的感觉。一旦达到虚怀若谷,那什么东西都不可能在里面留下痕迹。
第三个就是调“柔”。身体僵硬,特别是我们坐久了腿很僵硬,疼、酸、麻、胀等都是自然现象。腿部气脉没有通,没有气的流动,就会特别僵硬、特别沉重。我们刚开始不可能一下子把气脉打通,所以就要观想——观想身体很柔软、非常柔和,这样气就容易流动。你们也要把身体调柔,越到后面越要释放身体,让它达到非常柔和的状态,像水、空气一样柔。这样,你们坐在这里就会非常舒服。如果没有一点点观想,单是靠自发的静心,你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必须加入一些技巧。一旦感觉不舒服了,就观想身体变成很柔软、很柔软的那种感觉。通过观想,你就会营造出一种境界。虽然这个境界是暂时营造出来的,但是在这个境界里面你可以更深入地坚持下去。
最后一个就是“弱”。弱,即不要去对抗任何现象。志弱,即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想要达到什么的欲求心理。你坐在这里,不要说你要达到什么境界,你要变成完全无欲的状态;也不要说你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体验——光明的体验、无形的体验或者无限的体验等等,不用去追求这些。一旦追求就有期待,如果期待没有实现,你就会坚持不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摒弃这些无中生有的欲望,不要带着欲望,要让你的志向、你的野心变得很小。你就是静静地坐着,什么东西都不追求,但是你也没有变得散乱、变得昏沉,你要对这些保持警觉,将身体随时调整到不紧不松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里,你就会感觉自己在不断地向内走,离开肉身,进入能量体。如果走得更深,你会进入星光体——感受到一些画面、一些光、一些色彩,好像在做梦一样,整个氛围完全不同于现实。然后你会进入心智体,在心智体你会有什么感觉?你的心会变得无限大,你感觉心跟苍山、跟洱海连接在一起,好像坐在虚空里面,完全变成了虚空,这就是心智体。
对于心而言,你不是要追求七情六欲的心,而是要让这颗心沉下去,不要提着心来静心,这叫作“虚心实腹”。当你静静地坐在这,你要有一种心往下沉的感觉,不要提着心在打坐,这样会很容易紧张。心一沉下去,腹部的能量就会增强。腹部是储存精气的地方。“虚心实腹”,当腹部有了精气,就会变得饱满,你会感觉到有能量在。“气满不思食”,没有饥饿的感觉,不想吃东西,因为你的气满了。
“神满不思睡”,神是在哪里?神是在头部。但是刚开始是先从腹部开始进到心轮,即腹部气满就会往上走,进入心轮;当心也饱满以后继续往上走,进入头脑;当头脑也充满的时候,你就可以达到一个完全无念的状态——一点念头也没有。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念头?因为头脑里面没有能量,它处于阴的状态。阴的状态就像黑暗的状态,你看不见,但是它是躁动的。当它变成光明的状态时,它就完全平静下来。这就是“神满不思睡”,神满的时候就没有睡觉的欲望。
所以,当我们把身体调到“静、虚、柔、弱”的状态,就会在第一个阶段使身体更能适应进阶的静坐状态。因为我们的身体一直习惯于动,还习惯于安逸。安逸即懒散。这好像很舒服,但是其实它也会消耗身体,比如睡觉睡得太多也是消耗身体的;抑或我们姿势不正,经常坐着看电脑或者躺着看电视等等,这样也会劳损筋骨,也是一种消耗。只有当你静静地、安静地坐着的时候,它才不是消耗。当你把腿盘起来,能量是循环的,在你的身体上循环而不会流失。当你静坐的时候,一方面能量不会流失,另外一方面由于你的感官是关闭的——眼睛不看,耳朵不听,所以它没有流失。
没有流失的能量会去到哪里呢?它会进入到你的内在身体,进入到能量体;如果能量体充满,它就进入到星光体;如果星光体充满,它就继续深入下去,它是这样一层一层进去的。所以,没有能量就进入不了内在身体。在某种程度上能量就代表意识,没有能量意味着意识不够,你就无法进入未知领域去探索。
除了静坐这些技巧以外,在生活当中也需要时常观照你们的身体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不能够无限制地消耗感官能量,比如你看东西看久了,是在消耗;听音乐听久了,也在消耗;吃东西吃太多了,胃需要消化,也是在消耗;睡觉睡得过多,也是在消耗。因为睡觉的时候,第一身体没有活动,第二个你在做梦。在梦境里面是消耗能量的,只有在深眠、没有做梦的状态下,才是不消耗的。如果一个人晚上睡得很好,处在深眠状态,可能睡三五个小时就够了。而有时候你半夜醒过来,其实就是睡够了,睡眠质量很好就会醒过来。如果不好,一直做梦,到了早上七八点你都还不想醒,因为能量没有补充完。
所以,感官随时都在消耗能量;说话也一样,多了也是消耗能量的。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调整自己。要调整,首先对它要有意识,比如看电影、看视频的时候能不能加入一个观照的意识:一边看,一边反观自己——既看外在,也看内在,同时向两个方向看,即欣赏一部电影的同时也观察我这个欣赏的状态有没有问题。所谓有问题,即看着看着好像沉迷在里面。沉迷等于能量在不断地流失,能量不断地投射到画面里,被它吸走。
另外,我们要观察身体在看的过程中有没有失去静心的状态,因为若不静心,心情随着剧情起伏跌宕,其实也在消耗。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静静看着而不能充分享受剧情感觉没有什么乐趣。但是要静心,我们一定要懂得能量的宝贵、精神的宝贵,不要过度消耗,要不然静心是不会有成果的。要懂得适当地调整,一旦感觉身体频率下降了,我们就要及时作出调整——休息或者暂时不去看它。通过调整,在生活中你也可以随时进入静心的状态,因为你始终在关注内在、关注身体,这就是静心。
当你在生活中也有静心的状态,再来打坐,就非常简单,因为你心很静,打坐就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如果打坐和生活当中的状态是两个样子,完全相反,在生活当中非常的活跃、非常的兴奋、非常的多动,打坐时你会发现这两种状态非常冲突,你很难安静下来。
所以,如果你发现很难进入静心,就必须检查一下自己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被一些事情所困住,你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状态有没有干扰到静心。一旦观察到根源,你就要想办法去调整,要不然不要说静心,将来你的身体都会成为一个大隐患,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太快了,头脑也跟着变得更快,无论思考问题还是做事情的方式也都加快了,所以导致离我们的心越来越远。
当我们越来越活在头脑、活在知识概念、活在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追求当中,我们就找不到自己的心,这样又怎么可能快乐呢?不可能快乐。因为心没有得到满足,它是很空虚的,心不可能靠外在的东西来填满。心要获得满足,必须要处于很自由、很放松、很有爱的状态。心的快乐是一种微妙的快乐,不是头脑感官的兴奋。
兴奋其实是一种烦恼,它不是快乐。比如一个人晚上去夜店疯狂,好像很快乐,到第二天他就烦恼,整个头都是发胀的,所以它是烦恼。真正的快乐是由心而发,很持久的。比如我们在静心当中打坐坐得好,就有一种微妙的快乐,它让你感觉只是静静地坐着就好,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这种快乐非常简单,但是它又非常难得。
快乐是很简单的,头脑会把它想得很复杂。头脑会说必须要得到这个、满足那个才会快乐,但其实它是绑架了心的感受。心可以当下就快乐,它只要在当下感受到自由、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就会快乐。但是,如果头脑绑架它说:“你不能沉浸在个人的世界,必须要去做点事情。”你就想:“唉呦,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去做。”这样你就马上不快乐了,因为心被头脑绑架了。所以,这时候你要听从头脑的语言还是听从心的语言?你必须要做出明智的选择:是跟心走还是跟头脑走?你跟心走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跟头脑走你就是头脑的奴隶。
当然我不是说你不需要做事,而是必须要明白你的心不能受到头脑过度地干涉,必须要让心有自己的感觉。你的心怎么样感觉舒服,怎么样感觉自由和快乐,让它来做决定,你就跟从它。它可能就是一种感受和直觉,你就跟随它,不要用头脑过度地干涉,这就是很好的静心。所以真正来说,静心并不局限于在打坐时。并非只有打坐才可以静心,如果打坐不好,在过程中想其它的事情,这也不是静心。
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静心,生活处处都可以静心。比如炒菜的时候专注于炒菜,把菜炒出一种有爱的频率,而不是炒得像快餐一样,这两者就完全不同。那这个炒菜的过程就是一种静心,当你把静心的品质带到饭菜里面,它吃起来就很香。你在外面吃,感觉同样的食材就是不怎么好吃,也许炒菜技巧很好,但就感觉缺少一点东西——静心的频率。在家炒菜、做饭给家人吃,你会很用心,会带有一种爱的频率、静心的频率,所以它就很可口。我们总觉得父母做的饭菜特别好吃,就是这个道理,父母是带着爱心在做饭菜。
所以,把静心的范围扩大即要学会真正地用心生活,把生活变成一首诗。你不需要把这首诗变得波澜壮阔,不需要变成史诗般的感觉,你只要把它经营得很有味道、很有个人的风格、很诗情画意就够了,这就是静心。然后慢慢地你再把这种静心推向工作以及各种外在的人事关系当中。也许你问:“我跟人打交道能不能静心?”其实是可以的。不要说这个人的频率不好,你就不能静心,关键是在那个当下怎么去调整你自己。你不要抗拒,不要因为这个人频率不好就抗拒,一抗拒你就跟他对立了;反而你要打开,越不想打开就越要打开,你一打开这个东西就穿透你,就不会在你身上留下痕迹,这就是静心。
我们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作为静心的媒介,关键在于你在使用感官的时候不要沉迷于对象,而是同时要反观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仅仅要注意到观察对象、感官对象,也要注意到你自己,即观察使用感官的这个人及其心理状态、频率状态等,这样才会拥有利用感官来获得静心的一种品质和能力,要不然我们就会迷失在幻相里。
所谓迷失在幻相,即感官追逐感官对象,你完全迷失在感官对象里面。能量一追逐就流失了,它就往外走,所以你的能量不够,你就不可能静心。因为能量不够就不能保持中心,没有中心即为散乱。你要静心,必须找到你自我的中心,它是不动的。你可以使用感官,但你也可以随时把它收回来,而不偏离中心太远,这样你就可以连接静心,拥有静心的心态。
当我们在静心中碰到一些情况,该怎么处理呢?一般碰到的主要是三种情况:散乱、昏沉、掉举。散乱即头脑杂念太多。碰到散乱一般怎么处理?就像刚才说的不要去干涉它,但你要对它保有觉知、有观照,像一个很冷静的人在观察头脑一样,不要太热情也不要抗拒,要不带有任何情绪来观察你的头脑。当你没有任何情绪观察头脑的时候,你就感觉可以跟它分开——头脑是头脑,你是你。当你在观察头脑的时候,由于你没有作为、没有干涉、没有投射能量,头脑就会慢慢安静下来,这就是对治散乱的方法。在内在世界不要积极,而要非常消极、非常被动。但是这个消极不是负面的,它是中立的消极,你不要想去征服、去控制,而是一直保持在不抗拒、不控制的中立状态。
另外,你一定要去检查、观察这个活跃的头脑里面有没有让你兴奋的点。之所以头脑那么混乱、那么多杂念,就是你有个兴奋点,你对那个兴奋点还紧抓不放,没有放下。比如刚才打坐前,你去做了一些事情,那件事情让你很兴奋,或者你想到某些事情让你很兴奋,然后你把兴奋点带入到静心里,所以它一直在活动、停不下来。那怎么办?你就要去找到兴奋点——是什么引起了你的兴奋。你要把那个兴奋点看清楚,要理解现在我应该休息了,不要再想工作了,不要再想其他人和事了,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不会让我感觉到快乐的。要有这种消极的想法,用消极来对抗兴奋。一旦你对兴奋点采取消极的态度,它就会慢慢变得不兴奋,进而慢慢平静下来。平静下来以后,你的念头就会变得很慢,不会跑得那么快了。通常念头跑得快就是因为兴奋,它一直在跑。
所以,我们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找到兴奋点、突破兴奋点。如果你有一个强烈的欲望,比如明天要做什么事情,这时候你也要找到这个欲望,先把它放下来。所谓“放下来”,即要去看到这不是现实,不是当下你真正需要的,它只是一个计划,明天的事明天再做就可以了,为什么现在要担心明天的事情?所以没有必要为明天的事情发愁,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计划,因为一旦真正有个工作在那里,到了时间你就会自发地行动。
在当下这一刻,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被“明天”这个时间所牵扯,你不要活在时间线里。三维世界的人类都是活在时间里,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未来,追求人生的各种目标、各种计划,所以他的心从来都不在当下,总是活在未来、追逐未来,心永远无法获得安宁。你要获得安宁,必须要让心停留在当下,感受当下的完整。所谓完整,即我能感受到当下这种诗意、这种美、这种生命的完整。而不是有一部分的心在这里,有一部分在未来,或者有一部分在过去,那心是不完整的,那就很危险。若你不完整,生活中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件事都会击败你,因为你没有力量、没有中心。
所以,当我们净化、提升频率到第五维度的时候,线性的时间会消失。在第五维度,你会有很多时间去体验当下,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在当下,时间变成了多线程,而不再是一条时间——不再是昨天、今天和明天,而是同时发生的。比如当下有个物质的时间,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有一个其它的时间。我们看诺兰拍的电影,《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信条》讲的都是时间,但是它不是三维的时间,而是五维的时间,因为在五维里时间是变化的。
《星际穿越》讲的是时间的同步性。处在宇宙当中的父亲跟女儿沟通时,父亲在五维,女儿在三维,他们为什么能够同时沟通?它其实提出了一个科学的猜想或者艺术家的想象,就是时间可以同步——虽然大家处在不同世界,或者一个在未来,一个在现在,但是它可以同步发生,即时间的同步性。
《盗梦空间》,为什么一个在梦里面还可以产生另外一个梦?这部电影幻想时间可以分层,代表时间的多线程——每一层梦代表一种时间,所以时间可以多线程的发生。比如在这个空间是一个时间,在另外一个空间又是另外一个状态、另外一种存在,它们同时发生;或者在当下感受到的是三维的时间,但是在意识里面还可以感受到其它维度的时间,这就是时间的多线程。
《信条》讲的是时间的可逆性,时间可以逆转到过去,逆转时间和正向时间又可以同时发生。所以在五维世界会有这种状态:有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有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好像没有什么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五维度频率是有起伏的原因,它在40赫兹和100赫兹之间不断起伏。所以当你进入第五维度的时候,你会感觉在不同的频率里感受到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三维你感觉时间就是一条线——昨天、今天和明天,出生到死亡。这样的时间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你不知道其它世界在发生什么,你完全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你”在其它的维度,你以为自己就是这条时间线里面的一个身体。
刚才我们讲怎么对治散乱,即要消极、要观照它。掉举的意思是你偶尔会进入一种失念的状态,即你的念头偏离了,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突然产生一个思想,这叫掉举。掉举是一种比较轻的散乱,你只要意识到自己出神了,或偏离了静心想到其它事情上,觉察到了回来即可;如果你没有注意到你在掉举,没有注意自己在失神,就会慢慢变成散乱。
最后是昏沉。一般来说,头部的神不够,比如休息不够、晚上睡不好、想事情想太多等等都是造成昏沉的原因。所以在静心的状态下,如果感到昏沉,一般要有耐心地等待能量慢慢地往上走,因为能量是从下面升起来的,精气神是从下面开始的。当你能够持续静心,能量就会往上走,到达头部的时候,你又会恢复清醒。所以,当你感觉突然清醒过来了,或者你的身体突然挺直了,这就是因为能量往上走了。
所以,一旦你意识到有一些昏沉就要去观照它,不要去认同。昏沉会给你一个感觉,这个感觉是什么?你可以进入它,进入它就可以休息了。特别是在你有很多念头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昏沉,你就想:“唉呀,我已经待在散乱的状态,还不如进入昏沉。”但是这也是陷阱。一进入昏沉,你马上就跟它合一,然后你就越来越昏沉,想睡着。这时候你不能找一个替代品,而要始终站在一个中立的状态去看待你的散乱和昏沉,两者都不要认同:散乱也不要认同,昏沉也不要认同。
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想太多的事情就进入了昏沉,因为昏沉的时候你不用想事情,可以假装睡觉,但是这时候你就不在静心。因为静心是要你有意识地去体验,一旦昏沉就变得无意识了,因为你不清醒。所以要避免昏沉。如果实在昏沉,你就看着,跟它保持距离,不要跟它合一,慢慢它就会消失。
假如你发现头顶上有一团雾气在罩着头脑,那可能就是有一些浊气在上面,即你的思想、念头堆积在上面。这时候怎么破它?你可以把头抬起来一点,从额头往上看,把光带下来,就可以把这团雾气给破掉,让你恢复一些清明。如果你不把头抬起来,一直被很浓重的雾气笼罩,就很难出来。我们要懂得从额头吸收光,因为额头是一个门户,它可以直接吸收光。顶轮可不可以?顶轮也可以,但是如果顶轮不畅通就不能。反而额头随时都可以,你往上看会感觉有些光下来,把雾气冲开,这样就不会那么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