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chak 讲堂|得道的境界(下) – Vol.05.6

以下为本期讲义《得道的境界(下)》

完整版开示

包含 Yachak 原音频

及根据音频整理的文字版内容

今天继续讲“修道”。

若要修道,肯定要见道、得道,然后才知道怎么修,这非常重要。昨天已经稍微讲了一下关于得道的身心转换:在生理层面是“身轻心畅,宿疾并销,”,在心理层面是“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总的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真正修道修得好,达到了道的境界,那他的身心都会得到根本转换,不会容易生病。

心轮上方有个腺体,它掌管着我们身体的免疫力。现在这个腺体很小,一旦被我们激活,它会变大。因此,当我们把脉轮打开,再激活这个腺体,它就会长大,进而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身体就会变得健康。对道家来说,一个人若要长生不死或者得道成仙,身体必定放在第一位。

另外,还有一个腺体是在眉心轮,大脑中央的脑下垂体。这个脑下垂体也很重要,因为当它激活的时候,可以分泌一些津液,亦称“甘露”。但是我们若要激活它也不容易,气要往上走,直到头顶。这个境界我们称之为“金水相生”。其中,“金”是气,“水”是津液——从脑下垂体分泌的荷尔蒙,道家叫作“神仙水”,佛家叫作“甘露”。

我们经常听到“甘露灌顶”,以为是什么能量灌下来,其实不是,它就是生理上的一种变化。众所周知,气刚开始是在最下面,当我们把精气修到头顶,它就转化为一种气、一种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甘露”,亦称“津液”。因为津液是甘甜甘甜的,所以叫作“甘露”。

甘露从口腔咽到腹部,一方面可以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与下面的拙火相融,水火并济。道家的内丹是怎么炼成的?就是水火并济,把两个完全相反的极性物质融合为一体即为内丹,其实就是一种光球。有了内丹之后,它会慢慢往上走,变成元神。元神是怎么修炼的?就是通过修炼内丹,水火并济。但如果上面没有水下来,下面也没有火,就炼不了,没到时候。所以得道的境界,在身体层面就是“金水相生”。

“金为浮来方见性,木因沈后始知心”,气一定要修到头顶,心要降到腹部。所谓“降心为不为”,即心完全地沉静下来,不动了。如果一个人感觉心总是往上走,就会有杂念;反之,如果感觉心是空的、完全下沉的,就没有杂念了,因为他的能量是往下走,而不是往上。所以,从道家的角度来说,气没有修满,是不能见性的,因为心没有完全停下来。“木”代表妄心,代表不断生长的力量。我们只有让这个不断生长的力量停下来,本性才会显现出来。

因此,在功法上,道家要求我们“虚其心,实其腹”。“虚其心”,让心完全空灵、完全的虚,达到一种虚空的状态;“实其腹”,增强腹部能量,使其充实起来。如果腹部没有能量,则意味着我们没有精气,将无法进入炼精化气的阶段。所以,我们的能量从海底轮到心轮这一部分,首先要充实。如果我们感觉腹部都是空的,没有能量,即是精气不够。因此,一般对于道家来说,在筑基、打基础的阶段要先把精气补足,否则没有办法修炼,这是最基本的。

那我们要如何补足精气呢?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某个阶段完全专修。在此期间,每天花很多时间打坐,同时减少消耗,比如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等;吃也不能吃得太多,睡也不能睡得太多,这些都是消耗;最好禁欲,没有男女性行为,这个很重要。另外,就是没有向外求取的任何欲望,我们世间的追名逐利的欲望全部要放下。这样专修一段时间,精气就会慢慢恢复。

当精气满的时候,它会有个特征——玄关会打开。玄关打开代表我们可以自由呼吸精气。我们之所以练内呼吸,就是为了打开这个玄关。玄关一旦打开,我们就可以随时从虚空吸收精气能量来补充身体。精气快要满的时候,你可能有一百天左右的时间将处在完全无欲的状态,甚至不会漏精,女性的月经也可能会暂停,这是为了让你恢复到一个精满的状态。当精气满了,你又恢复到年轻的状态的时候,就适合去炼精化气了。

当然,炼精化气是自动的。当你感觉到能量上到腹部,整个腹部都是发热、发暖的时候,就代表精气开始自行炼丹,水火并济。然后这个能量会慢慢上升到心轮,心轮随之缓缓打开,此时你会感觉心里面有光、非常有能量,还有一种充实感。不过,如果心轮没有完全打开,可能会带给你一种较强的压力,甚至心经常会感觉疼,有压力。这是因为心轮有八条支脉,所以在打开心轮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带来压力,甚至会释放一些过去情感上的痛苦,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有经历这些,心轮是不会打开的。不过,心轮打开后,你就会感觉很舒适,没有疼痛感,虽然能量很强,但是可以感觉到它很空灵。此为“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之后开始炼气化神,能量从心轮到眉心轮开始连接。这时候你要打开什么?一个是眉心轮,另一个是喉轮。在打开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也会经历一些释放,特别是喉轮要做清理。我们很多人的喉轮都是堵塞的,为什么?第一,与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有关系,这会影响喉轮;第二,喉轮与表达真我有关系。如果你过去经常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抑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喉轮就会堵塞,会有压抑的能量。譬如,你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喉轮这里就很压抑,能量通不过去。所以我们必须要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不能压抑自己,要不然能量在喉轮就过不去。

喉轮完全净化以后,你就可以全然地表达你的心,不会再说假话,不会说妄语。我们所说的“妄语”是指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心的确认就说出来的话。例如,你在社会上为了迎合别人而说的献媚、虚伪的假话等,一旦喉轮打开,就说不了了,否则喉轮会非常难受,就感觉它又要紧缩起来。所以,此时你不可能再说假话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来自于你的心,跟心完全匹配,抑或与你所认识的真理、真相是一致的,你无需再去迎合任何人。换句话说,你已经完全从社会角色的表达中解脱出来了。

同时,喉轮与头脑也是相连的。如果喉轮净化了,杂念会相应得少很多,因为头脑的语言是通过喉轮来表达的。所以,喉轮净化了,头脑也是很清净的;抑或头脑清净了,喉轮也容易打开,它们是相连的。

当心的力量能够经过喉轮这个真实的表达通道,那么接下来就进入眉心轮。眉心轮代表灵性的门户,是我们连接灵性世界的窗口。当你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不再有虚假的东西,你就可以通过这个门户;但是,如果你还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则进入不了这个门户,不能通过眉心轮去探索灵性的世界。为什么?因为灵性世界是有等级的,每一个层面都有门禁,或者说封印。

你要打开封印,首先得完成较低层面的学习,即在人世间的功课。如果你有很多社会带给你的虚假的信念,抑或恐惧的模式、受限的模式、低频的能量等,就进不了这个门户。因为它是设限的,所有低的东西都被限制住,不让它进去。所以你的意识必须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较高的振动频率,你才能够进入灵性世界,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入门。

所以,如何入门?首先心要得以转化,然后打开灵性通道,此时即可入门,连接更高的灵性世界,获得更高的体验和知识。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步。

最后是炼气化神,即把从灵性通道获得的灵性知识整合为开悟的智慧。一个人懂得很多灵性知识,但是没有整合,他就还是无法找到终极真相、根本智慧,亦不会开悟。所以有些人学了很多东西,也知道各种抽象的知识,甚至维度、天使等,但是由于没有整合,他就无法超越这些,找到知识的源头。其实这些知识是有源头的,我们必须要找到源头才能开悟。所以,我们必须把能量提升到顶轮,从道家来说即炼气化神这个过程。总而言之,要开发智慧,必须打开顶轮。只有打开顶轮,与宇宙中心、银河中心对齐,我们才能获得最根本的智慧,来自于源头的智慧。

所以,顶轮代表我们与源头、银河中心、宇宙中心对齐。只有与最中心的对齐,我们才能获得最高的智慧。如果只从眉心轮获得知识,它只是局部的知识。例如:有些人可以探索灵界,看到灵界的事物,甚至可以出体,这些都是局部的知识;抑或有些人甚至可以去其它维度游历。但这些不代表什么,并不代表他们是开悟的。开悟必须从顶轮获得才是完整的。眉心轮虽然是一个灵性的窗口,但它不是开悟的一个必要条件。不过它会提升你的意识,这倒是真的。

只有达到炼气化神,把顶轮打开了,你才有机会去认识终极的真相,比如:宇宙是从哪里来的?生命是怎么诞生的?还有关于自己的部分,我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你通常不会在毫无体验的情况下思考这类问题,确实如此。因为无论你再怎么思考,也是无法理解这个东西的,它是很枯燥的知识。但是一旦打开顶轮,它就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一种体验。

当你打开顶轮,感觉到了宇宙的本质、生命最原初的形态,你自己就会去想这个事情,慢慢去理解什么叫开悟。换句话说,当你有了体验,去理解这个东西了,自然就会愿意扩展意识;没有体验的话,即使你要去扩展意识,也是书本上的概念,它完全不一样。只有你能够超越身体的时候,才会去思考自己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极限,抑或可以把自己的潜力放到什么程度。它其实也是内在的一个突破,突破身体层面。那你要突破身体层面,肯定得先从最初的开始,从身体的最低层面一层一层上去,然后超越身体。

打开顶轮,意识才能够释放到宇宙的虚空当中;没有打开顶轮,意识还是围绕着身体而展开,你是没有办法超越身体的。为什么你们打坐久了总感觉头脑发闷、发昏?就是精气不够。精气不够,坐久了浊气就会上到头顶,同时顶轮又没打开,人就昏沉、呆滞了。虽然可能没有任何思想,但是很呆滞,没有慧见,没有很清明、很空灵的感觉。我们要获得很清明、很空灵的感觉,必须让精气上升到头顶。一旦精气上到头顶,我们就感觉整个人都很清明,不仅没有念头,思维也非常活跃。但这个活跃不是妄念,而是一种觉知。

当我们的觉知能力完全打开时,一种非常敏锐的觉知就会出来,我们也可称其为“观”。当你有了这种自然而然的观,就不会有昏沉或者闷的感觉。所以我们单修“止”只是一半,还要修“观”。但是要获得观,止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要能把精气带到头顶上面,这样就可以观,恢复到清明的状态。此为“金为浮来”。

“金为浮来”,即炼气要有浮游之象。此“浮游”并非游来游去的感觉,亦非很明显的运动,而是很轻微地、非常缓慢地在那里浮游。整个身体、整个意识在一个真空的状态下缓慢地蠕动,这叫“浮游”。你会感觉这种浮游是不费力、轻飘飘的,不是你在控制气,而是气在带动你浮游。而且你还会感觉非常舒服,整个身心都非常宁静、非常清爽,没有任何的干扰,身体也没有什么障碍,头脑也没有妄念。

一个人若有浮游之象,代表其炼气是比较成功的;若没有达到浮游,他是不知道怎么炼气的,或者说还没到火候。没到火候却想见道就不可能。当他达到浮游状态的时候,就与本体、道体融合为一,这时候就认识道,此即见道。所以我们修道离不开气,气未修满,则不能修道,亦无法完全地体验道的无形无相,道的境界、道的空灵就很难完整体验之。

道家讲一个人得道的境界:“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在己无居”,道不在身心上,没有一个固定的落脚点。既然没有落脚点,又怎么去回应外界呢?即“形物自著”。事实上,体验到“在己无居”这种境界的人是非常空灵、随时无念的,当事情来的时候他就去回应,回应完了,事情一走,他又回到一个无念的状态,此谓“形物自著”。也就是说,有东西来他就去回应,就附着在形和物上面,但是当形和物一离开,他的心又回到空灵的状态。

“在己无居”,道并非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它完全是无所居、没有方位的。因为它超越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只能体验之,但是不能说它在哪里,抑或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无处不在的,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其静若镜”,当它静下来的时候,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万物。也就是说,万物都在一个镜子里面,这个镜子我们看不见。这个看不见的镜子即为道体,所以我们所看见的万事万物都在道体里。不过,就好像我们看镜子里面的东西一样,镜子里面的东西能够影响这个镜子吗?当然影响不了,因为所有镜子上面所成像的东西都是影像,都不是实体。所以镜子是不受影响的,但它却能反映万物,而且反映的还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其动若水”,道动起来就像流水一样,缓缓地流动。它并不是一个“死”的东西,而是在不停地流动。

“其应若响”,道是空灵的,如同敲鼓。你一敲鼓,鼓马上就有响声,为什么?因为它内部是空的。就好像你在山谷说话,马上就有回音,这代表这个山谷是空灵的。所以,道也是空灵的,我们称其为“其应若响”。

如果一个人修到了“其应若响”的境界,那就代表他的心是很空灵的,即我们讲的“无所住”,他没有所住,他是空灵的。因为他空灵,所以回应外在也是非常敏锐的,当下就回应,不会迟钝。但是回应完了他就过去了,他不会着于这个事物,也没有任何执着。“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当一个人达到非常空灵的境界的时候,他对万事万物的回应就是非常敏锐、非常当下的,它不是来自于头脑的条件反射,没有任何含糊的东西。这样的心智就非常睿智、非常有灵性。如果我们回应事物都是以头脑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来回应,它就不是睿智。我们通常说一个得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正是因为他是空灵的,他的回应都完全当下,不是从头脑来回应的,所以我们看不到底,看不到他心里面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一个合道的人就具有道的品质:“其静若镜”,他静下来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如如不动;“其动若水”,他动的时候、做事情的时候就像流水一样到处流,没有任何阻碍,没有任何迟疑,非常自然;“其应若响”,他回应世界的时候就像一面鼓一样,立即、当下且非常空灵。

由此可见,我们说“道若物者也”,即道像物一样非常自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很与众不同。事实上,一个人修到越高境界反而越自然,而不是越来越与他人不同,至少在事理上、在生活层面是很自然的,与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那么我们形容这样的人就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他的喜怒哀乐跟四季一样非常分明,没有含糊的东西,同时又很自然地在回应。虽然在回应,但是其实他的内在并不着于这些东西,他是非常流动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境界里面。所以你抓不住他,没有办法完全靠经验去理解他。

我们要修道,要抓住这样一个无形无相、流动、当下、自然的道,靠的是什么?不是靠眼睛,不是靠耳朵,甚至不能用心、用力,这些都是表相。真正懂得修道的人是既不用眼,也不用耳,也不用心,也不用力,如此才能真正找到道的微妙之处。为什么?因为一用力,你就想抓住一个流动的东西,那就不自然了;同理,太用心了,就也是不自然、不流动的。当你想用心去抓住一个东西,就代表你认为这个东西是固定不动的,或者是一个可以抓住的实体。但是“道”怎么可能被抓住呢?它是无心无相的。

既然了悟道不靠心也不靠用力,那靠什么呢?靠“不勤不怠,勿助勿忘”,我们修道、修能量、修气时不靠用力,靠“不勤不怠”。所谓“不勤”即不要表现出很用力、很用心的感觉。你很勤奋、很精进,比谁都忙碌、认真地去做这件事情,即为“勤”。但是这种勤是一种表象,不是说修道一定要非常用心、非常勤奋,不是这样来修的。事实上,真正懂得修道的人是非常放松、非常清闲的。因为他在生活中就可以去体验道,不一定通过追求一个结果、做某种特定的事情来求道,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错的。因此,一旦你现自己在用心、在用力,就放下这种执着,让其自然而然地在心中慢慢呈现。只有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那个东西才会自然浮现,一旦用力它就扭曲了。

那么修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我们来看吕洞宾是怎么修气的。“养气忘言守,动静知宗祖”,就养气要忘言。所谓“忘言”即不要有思想杂念,少说话。因为“开口神气散”,一说话神气就开始散掉了。一个真正懂得养气的人就是少说话。忘言,心里面没有任何的思想、任何的杂念,然后守住这个状态,即为“忘言守”。

“动静知宗祖”,在忘言守时我们要保持觉察,而不是死死地守着一个东西。你要知道自己心里面或者在自己的状态里面是有动、有静的,你只是保持一个知的状态,而不是要干扰这个状态。你是动还是静?即要保持一个知的状态。如果连自己是动还是静都不知道,就代表头脑已经不清明,没有觉知、觉察了。当你昏昏欲睡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静还是在动。

只要不断保持在这种觉察、这种清明之中,你就知道气在身体里是怎么流动的。你要观察气的流动及其阴阳转换,这样你就能随之一起流动。当它停下来的时候,你就保持在“静”的状态,同时尽可能让自己在静的状态下呆时间长一些;然后过一会当它又开始“动”时,你就继续随之一起流动。慢慢地你就发现,在这种来来回回的动静交换之下,你的身心会越来越稳定,因为在这种“随”的过程中能量会慢慢积累,越来越浑厚。久而久之,它动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或者它动的频率、速度就慢慢放缓。它虽然在动,但不是急流,而是一种非常缓慢的流动。当你找到这种感觉,就知道怎么去炼气。如果你没有找到气是怎么流动的,怎么由静到动,怎么由动到静,你就没有办法跟随之。此为“动静知宗祖”。

“降心为不为”,心不要用力,等于不用心一样,只是跟随即可。如果你想控制气,方法就不对了,因为我们要达到勿助勿忘,也就是不要去助长这个东西。不是说为了让能量变得越来越强,就要刻意去控制或者故意去引导气。有些人就喜欢去引导气,这是不对的,因引导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比如气在下面,你想很用力地把它引导到头顶,这反而会使你的头发紧、发胀,从而损害身体,失去平衡。我们必须让这个过程自然发生,只需让其流动,继而跟随之。当它慢慢积累得越来越强大的时候,自然就会往上走,是这样一个过程。因此,你不要忘记它,也不要助长它。此为“降心为不为”。

“真常须应物”,所谓“真常”即我们修行的常态。正常的状态下,我们需要去“应物”。所谓“应物”即要跟外在打交道,跟外在有交接。

“应物要不迷”,但是我们在跟人打交道、做事,抑或尽自己的生活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不要迷失在外在的情境当中,不要因为外在的情境而影响到修行,不要忘记自己一直在这个状态里面,不要出离修行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炼气,要让气能够一直保持流动。一旦你迷失在外在的情境之中,这个状态可能就会被破坏掉。因为这意味着你的心已有所住,不能保持空灵,以致于能量无法流动,不能持续增长。

“不迷性自住”,不迷,自性就会安住在那里,时时保持在一种内心非常笃定的状态。

“性住气自回”,当自性非常笃定地安住在当下的时候,气自动就回来。如果心没有笃定,抑或迷失在外在的情境当中,气则是向外走、向外流的,这时候就属于一种流失、损耗的状态;但是当你回归中心、回到笃定的自性当中,气就自动地回来。

“气回丹自结”,气回来就开始结丹。所谓“结丹”即气在身体中阴阳反复,开始自动结丹,阴阳合一。结丹是自动发生,不需要引导的。这时候就是“阴阳生反复”,阴和阳两种能量不断地反反复复,来回替换、交接,从下面到上面顺着身体气脉不断循环。

“气回丹自结,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普化一声雷”是指当能量冲开头部,特别是冲开眉心轮的时候,会发出一声雷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所以,能量上到头部的时候,有时候会听到一种很低沉的打雷声或者敲鼓的声音,这就代表能量上到头顶。此时即为“白云朝顶上”,气上到头顶,感觉头顶上有一朵白云。

“甘露洒须弥”,气上到头顶后再转化为水,即“甘露”——口腔中生起甘甜的津液。此时道家的长生酒就练成了,正所谓“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这就是一个人要修仙、得道所必须经历的身体转换的过程。没有气,没有水,则没有办法获得长生不死。因此,长生不死怎么修?即靠气和水。

以上是从身体层面来讲。当然,道家的书并不仅仅停留在身体层面,也有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例如:《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这些书都提到:当一个人得道了,不但心境会变得开阔,修养也会变得非常深厚,正所谓“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

“壹其性”即他的性情永远是不变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他不会因为外境而改变其性情,因为他内在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原则——守住自己的本性。你一旦见到本性,就会永远去守护之,不会再让其迷失,因为它就是你的无价之宝。你不可能找到了无价之宝,又让它迷失在幻相之中,没有人会这么做。

“养其气”,他要保持这种状态,必须随时随地不断养气。因为气不够,定力就会迷失。换句话说,气可以保持定力。有了定力,在任何情境当中你就可以守护好你的本性。比如你见性了,但是定力不够,那你碰到一些特别的情况还是会迷失的。你还会有痛苦和烦恼,正是因为定力不够。你虽然见性了,知道本性是没有痛苦的,但为什么碰到事情还会有烦恼呢?就是定力还不够,不能转化外境的影响,或者还不能启用本性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养气。

“合其德”,当一个人内心有道的时候,其实他就有一种品德。我们所说的“道德”是怎么来的?首先要有道才有德。有了道,理解了道的无限的宽广、无限的慈悲,你自然会拥有一种品德,并表现在人格的各个层面,它是自然发生的。

古代对于得道之人的描述有:“虚怀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大白若辱”,他内心很纯净,纯净到好像被污染一样。其实他不是被污染,而是“和光同尘”,他甘愿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不会张扬自己。所以,表面上有时候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得道之人。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特别像修道的,他的境界反而不一定很高,因为他有一个相——一个修道的相。一个真正有境界的人会把修道的相都去掉,变成一个普通人。

“广德若不足”,当一个人的品德非常深厚的时候,你总感觉他缺少点什么,有一些不足之处。其实这种不足只是他不张扬,不会去刻意表现自己的品德。正因如此,你总感觉他好像还不够,却又没有什么要增加的感觉。

“建德若偷”,就他建立这种品德时并不积极,甚至很消极,不像很多人修行是做功德、做善事,比如捐助、建寺庙、做慈善等等,每一年都去做,忙得不得了。

但是我们知道其实这不叫功德,叫福报。真正做功德的人是完全无心的,是“建德若偷”。“偷”即偷偷摸摸,不让人知道。你做功德,还要让世界、让整个社会去报导知道这件事情,这不叫功德,而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比如明星、企业老板做善事并报导之,其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公司的名誉,这不叫功德。而真正有道的人不是这样做的,即使他做了善事也不会让你知道。所以,表面上什么都没做,但是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具备这种品德,而你却不知道他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种品德。

“质真若渝”即心里很纯净,却看不出来,好像很混浊一样。其实这跟我们所说的“和光同尘”是同样的道理,真正达到很纯净的心态的人,他对什么都不在乎。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很纯净的人,可能会要求周围的人也跟你一样,同时也会有特别多的要求,要有戒律,要有行为规范,不能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等等,你就好像一个清官一样大公无私。但是真正有道的人不是一个清官,也没有所谓的大公无私。事实上,对于他人,他是非常宽容的,不要求别人做到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对于他自己,他也表现得无所谓,不刻意去遵守某些规则、某些道德标准。虽然如此,他的内心非常的纯真,就像一块宝玉一样。不过,这块宝玉是藏在手里别人看不出来的,除非撬开它,才能看到他内在其实是一块宝玉。

这就是一个得道之人的品质——非常自然、非常淳朴,以至于他看起来是糊涂的。我们说“难得糊涂”就是这个意思,他看见别人的优点看得一清二楚,看别人缺点也是看得一清二楚,但他不会说出来,这就是一种自然、质朴、宽厚的心态。

接下来,我们看儒家怎么讲“得道”。儒家主要讲做人、处事、治国、修身等等,所以它讲得道离不开什么?离不开仁义,仁义是对外在的事、外在的人而言。其次是至诚,至诚是对自己来说,即要对自己非常坦诚,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完全赤裸裸的一颗心,完全把自己的真心袒露出来,没有任何违背自己内在本性的那种思想或者行为,此谓“至诚之道”。

“率性之谓道”,所谓率性,即完全从本性出发,率性而活。孔子讲“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指率性而活。他到了70岁才能做到率性而活,完全按照道的自发性、按照本性的自发性去生活,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在这种率性里面,他并没有违背道,完全是按照道的自然去生活的,不是按照外在的某个道德标准或者社会的规范去生活的,此谓“率性而活,随心所欲”。即使社会不认可这种东西,但是他没有违背道、违背本性,这才是真正的洒脱。

由此可见,儒家也有洒脱,就是率性,如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那儒家懂不懂养气?懂的,它跟道家一样也养气,养的还是天地浩然之气。道家讲“天生一炁”,儒家是天地浩然之气。

儒家在讲这些古代得道之人的时候,有什么特质?“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一个得道之人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比如才华必须优人一等。你得道了,但没有才华、不够聪明,那是不可能的。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你就不是一个得道的人。

“聪明”是指我们的思考能力或者学习、总结的能力。然而,睿智不同,它是一种自发的灵感。

还有一个词“聪慧”,其实它是一种无上的灵感,不是通过头脑思考而得出来的东西,就是当下的回应。有时候当下的回应就是来自于灵感,但是你也不知道这个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正是因为与道深不可测的交融,我们才可以获得无上的灵感、无上的智慧。此谓“聪明睿智”。

其次,真正有道的人是“宽裕温柔”的。“宽裕”即心灵非常宽厚,“温柔”即能够包容。所以,无论是对他好,还是对他不好的,他都能够容忍、包容。

“发强刚毅”,他有非常刚毅的一面,做事非常果断,不会犹犹豫豫的。一旦他做事情,就是非常紧凑,不会思前想后、患得患失。由于他对事情的判断力是非常准确的,所以他做事情就非常果决,不会担忧,做完就放下,同时做的时候也是非常有效率,此谓“刚毅”。

“发强”指一个人的奋发图强,永远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的,永远在上进。你会发现一个人修行越好越精进,反而修行不好的越容易偷懒,道理就在这里。越进步就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此谓“发强”。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的自律性特别高,永远按照自己的纪律生活。不过,他对别人却不会千篇一律地要求那么高,还是很包容的,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但对自己而言,他非常自律。

“齐庄中正”是指他内在有一种庄严,不是很随便的人。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些修行好的人看起来特别严肃,这是正常的。因为他内在对自己的身口意非常认真,不随便想事情或者不随便说话,非常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中正”是指他内心有一个不偏不倚的中道,不升起不该想、不该有的念头或者想法,总是守着自己的正念,所以他肯定会有严肃的一面。

孔子的弟子就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孔子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怕他,但是跟他接触久了就发现他非常随和、非常温暖。所以过去那些得道的人都看起来非常严肃,感觉格格不入。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心非常宽厚。只要跟他熟悉了,或者向他请教真理、学习智慧的时候,他就非常随和、非常亲切。这是得道之人必然会有的一种品质。

过去我有一个学生去东华禅寺见万行(万行法师),本来想跟着万行学习的,却看到他在拿鞋子打徒弟,这个学生就觉得这个师父一点爱都没有,太凶了,太差了,就走了。走了以后找到日本的上江洲(上江洲义秀),上江洲基本上都是讲爱的,每一次讲课都讲爱,所以他特别喜欢这个老师。其实这只是普通人对修行高的人的一个投射,你只是看到他的表象,你不知道他背后的动机在哪。

其实,真正修行高、开悟得道的人的内心都是一样,是非常宽裕温柔的,但是在行为上他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严厉。这种严厉不是为他自己,是为了帮助这个人,所以他的严厉有他的道理。比如一个人做事非常粗心大意,你若还对他很温柔、很客气,你是帮不了这个人的,必须对他特别严厉。但是对很多人来学习的人,你就要多讲一些比较温柔、有爱的话,让他们能够融入这个环境、融入这个集体,一心向道。

所以对不同的人,在情境的处理上,得道之人有自己的方法,这就涉及到什么呢?“文理密查”。一个得道的人是文理密察的,即他对事情的分别是非常精细的,对错或者善恶他是分得很清楚的。当然,好坏对错也是相对性的。他能够看到一个人身上不足和缺点,继而针对不足和缺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该严厉就严厉,该温柔就温柔。所以你永远不能从表象看到其实质。不要说看这些得道的人,我们看周围的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我们能看到什么?看到的都是假象,都是自己的个人投射。

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怎么会不懂得分别善恶呢?怎么会不懂得针对这件事情做出有效处理或者教育呢?他肯定懂的,这样的人是文理密查的,即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都是非常精细的,无论是去表达、讲法还是写文章都是一流的。这样的人写的东西非常精细、非常透彻,不会只讲一半。但你会发现可能他讲的东西总是不满,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是留一点东西,这跟道的品质有关系,他不追求满。因为一旦追求满,就会开始走向一个不满的状态;如果不追求满,他永远可以不断增长、不断增加,这也是一种智慧。

其实修养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我们想象的是通过世俗做学问来增加的。也许你可以通过做学问增加一些修养,但你发现学问多的人往往也很死板。博学的人往往是很头脑型的,没有真正的大智慧。他也许很聪明,也许很善于分别事理,但是缺少当下的智慧。而我们修行最终要获得的是来自于道的智慧,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靠思维、靠头脑来掌握道,因为它确实深不可测。然而,越深入,越是不断与之融合,你会发现它就是一个无尽的宝藏,任何缺失的东西都可以从那里获得。哪怕你不聪明,哪怕你感觉不到幸福、喜乐或者爱,你最终都可以从那里获得百分之百的满足。所以,那里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修道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人可以达到的最高潜力,世间学问是没有办法与之相比的。世间学问只是世间生活的精神追求的极致,但它不是作为人本性的极致。既然我们从道来,就要不断回归我们的本质,不断获得它的支持,这才是修行的目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