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chak 讲堂|止观——穿越身心五蕴 – Vol.01.5

以下为本期讲义《止观——穿越身心五蕴》的完整版开示

包含 Yachak 原音频

及根据音频整理的文字版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止观。

止观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佛法修证过程的一条主线。“止”代表我们的身心能够安止下来,但这只是初步,如果继续研究,它可以达到非常深入的层次。可能我们所理解的“止”的状态代表的是:身体能够安静下来,感官能够收摄回来,思维、念头能够完全地清空。但如果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探索它,它其实包含在我们的身心五蕴当中。

身心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即身体,“受”即感受、知觉、觉受,“想”即思想、妄念,“行”是我们的潜意识,那些很深的妄念叫行阴,最后是“识”,它更加微妙。识阴统管着所有前述感官的功能,就像一个中枢系统。这个“识”也叫做阿赖耶识,类似于我们的记忆和业相的仓库。

真正地修证止,我们要经历这五层帷幕,或者叫作自性的皮屑。它们要一层一层地脱落,才能达到我们心的中心,即自性。止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带有持续性的。比如你达到了初步的止,身体能够安住,头脑也能够放慢下来,你觉得这个状态是非常清静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还可以再深入,原来的清净会被打破,你会进入一个更深的止的状态,就好像在穿越五层帷幕一样,一层一层地穿越过去。每穿越一层,你就发现自己止的能力更强、更稳定了。同时,你越深入,就越能感知到自性的光芒。就好像一开始,有五层窗帘把外面的自然光完全遮挡住了,当你首先把第一层窗帘拉开,感觉到外面是透光的;再把第二层拉开,透光性就更强;直到完全地把所有窗帘都拉开,你就亲眼目睹外面的自然光。我们找到自性之光的过程与此类似,需要不断地穿越身心五蕴。

首先穿越的是肉身,它是非常粗重的。如何穿越这个粗重的肉身?如果肉身能够达到止的状态,它首先呈现的是色阴的状态,而不是光明。色阴就是黑暗,非常稠密的黑暗。刚开始向内走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碰到身体内部的黑暗,这种黑暗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恐惧,因为它就像死亡一样。有时候坐着坐着,突然感觉身体消失了,进入一种似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或者好像被一股力量拽到一个黑暗的深渊里,如同穿越一个黑暗的隧道。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可以确定这就是色阴——第一层帷幕。

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你不会永远都在穿越这个隧道,慢慢地,你的知觉,即你的意识会照亮色阴。意识为什么能够照亮色阴呢?意识是你的觉性,而非你的头脑,它本身也是自性的一部分。当你带着觉性进入黑暗中,它慢慢地就会不断照亮黑暗,这个过程就叫做“破色阴”。这个照亮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观”。所以你会发现,在止的基础上有观——当你达到一定的止,观会自动地升起。

观的作用是把黑暗的东西全部照亮,帮助你驱散无意识。你的觉性属于有意识,当你用有意识去观内在黑暗的时候,无意识就会变成有意识。无意识代表无明,因此它是黑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进入色阴时,会觉得它是黑暗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黑暗会消失、会退却,因为你的意识让它变得有意识,把无明变成一种知识、一种智慧。当你认出这个色阴并不是你的真身,而是虚幻的,这就叫做智慧。“照见五蕴皆空”,你看到色阴是空的,这就是智慧。智慧会带来一种光明, 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内在其实不是黑暗的,而是光明的,黑暗只是一个幻相。这就是观照的作用。

所以在止的基础上,当进入色阴后升起了观,把观不断延长、不断延伸,它就变成了“照”——就像一盏灯不断地亮着,持续地照见这些黑暗。突然有一天,黑暗没有了,色阴就破了。此时你能感觉到自己内在是有光明的,它不是黑暗的,这意味着你已经把一个幻相破掉了。“色”就是我们肉体的幻相。它其实是幻相,但在我们感官的观察之下,它很真实,因为感官也是幻相,并服务于幻相。在我们穿越内在的过程中,当超越感官之后再来看这个身体,它就消失了。这个世界也是一样的,当我们达到一个更深的、超越物质的层面再来看它,它就显得很虚幻,看起来不真实。它之所以真实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在起作用。

在破色阴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比如身体的病灶。在穿越色阴之前,对于这个病灶,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一是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度,二是因为你的频率还不够高。

当你的频率提升,身体内部会自发地行气,即能量会自动地运作。当这些能量运作到有病灶的地方,它就无法通过,因为有病灶意味着那个地方是堵塞的,即气血不通,停滞在那里。气行到不通的地方,你感觉那个地方是堵塞的,好像是固化的,甚至会感觉到疼痛,代表这个地方是有病灶的。如果没有病灶,你会感觉身体是空的。当气脉一通,你会感觉身体很快就空掉了、没有任何固体的存在。一旦遇到有病灶的地方,你马上就感知到气在那里是不通的,而且气越是冲击那个部位,就越疼。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不打坐时不觉得疼,一打坐就特别痛?因为有气在冲击你,气想通过这个地方,但这个地方是堵的,它就会疼。如果疼得很严重,你们就要非常小心,可能要去检查一下,或者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比如药物治疗、按摩等。

病灶之所以反映在身体当中,有不同的原因。有一些可能是外在因素,有一些是内在影响。如果一个人过度劳累、损耗精力,他的堵塞就会体现在腰部和背部,当精力不够,腰和背就不容易通。如果这个人的世间责任特别大、压力特别重,就会体现在肩膀,肩膀不通或者感觉很沉重。如果是饮食方面的问题,病灶就会出现在腹部,或者生理上的问题也会体现在腹部。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当一个人压抑了太多情绪,没有得到释放,也会积压在腹部,腹部不通,就会出问题。假如病灶发生在大脑,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问题,跟想阴有关系。比如思想太多、停不下来,大脑就容易堵塞,当气运作到大脑,通不过,就会偏头疼。还有一种情况,当一个人有很多困惑、想不通,也会造成堵塞。这种精神层面的问题,有时需要你从知识、智慧的方面去解决。但如果实在很严重,你就得去治疗。

而喉轮的堵塞跟一个人的表达有关系。假如一个人在表达上有压抑,不能很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很好地跟人沟通,这里就会有堵塞。心轮主要跟一个人的行阴有关系。行阴是什么?行阴就是你潜意识里的那些欲望和动机。比如你内在有很多没有看清楚的欲望和动机,你无法释放、解决它,它就堵在你的心轮。还有那种很强烈的情感创伤也会反映在心轮。所以每一个身体部位的状况都会体现在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里,都是相关的。腿寒其实也是气血不足的表现,精气不够就腿寒。

我们在修止的过程中,要能够随时提起观照。按照一般的顺序,首先是观照身体,当然这不需要刻意地观。只要你在静坐的过程中感觉到有哪个地方不通,就代表那里是有问题的。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它一定会疼。如果发现它经常性地疼痛,那你一定要想办法去疗愈它、解决它。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影响到打坐,那么随着你不断地调和内在的阴阳、四大,慢慢地它就会恢复。但有一些病灶因为积累时间太长,比如十年、 二十年,就不可能靠打坐完全解决,此时必须要配合治疗。你可能觉得,疼痛为什么会突然变得严重?这是因为你的肉体的频率提升了,然而病灶的频率是很低、很稠密的,当高和低相冲,会产生一种剧烈的碰撞,导致你感觉它比平时还要疼。

如果身体能够达到止,你基本上会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你会感觉自己坐在这里,但并没有一个真的身体在这里,或者感觉身体没有边界,完全跟虚空融为一体,而且身体内部好像也是空的,没有什么固体。如果你感觉有固体,这个地方一定是不通的,或者能量不够、频率不够。如果频率不够,粗浊的气息会比较重,你会感觉那个部位很实在、很沉重。如果频率提升,身体就变得很轻,像空气一样轻飘飘的。所以当我们达到止的状态后,身体是很轻的——轻飘飘的、很柔、很流动、很舒服,那是一种轻安的状态。如果我们体验到轻安,代表身体已经达到止的状态。

身体初步达到止以后,慢慢地,你要进入更深的止,达到受阴的止。受阴是身体的感受和知觉,它跟身体的神经有关系。因为神经是用来感受的,比如冷、热、酸、麻、胀、痛是靠神经来感知的。所以达到受阴时,感知也会慢慢停止,你对身体的感知会变得很虚幻、不实在,身体的触受变得非常轻微、很虚幻,甚至呼吸会停止。呼吸系统属于受阴,因为它在运行空气。如果达到受阴,你感觉呼吸也会停下来,不是完全停止,只是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若有若无,只有很微细的一些呼吸存在。再深入进去,你感觉心脏好像不跳动了,这在受阴里面会发生。

色阴主要跟皮肉有关系。但到了受阴,进入内在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五脏六腑,你会感觉五脏六腑好像停了,心脏也不跳了,这是非常深的止——气住脉停。所谓“气住脉停”是指你的呼吸气和身体的支脉似乎都不流动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身体的感受系统停下来了,另一种感受就会升起。那是一种很强烈的能量的感受。此时你对能量的敏感度增加了,可以直接在身体中感受到能量的流动和循环,身体好像处在一个波里面,不断来回地运作。

达到受阴的止,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受阴止了,你的觉受会变得更强,比如对光明的觉受,还有心的觉受,即对喜乐的觉受会变强。因为当其他的感受和知觉停下之后,心反而会更加打开,它一下子放松了,就会打开。心一旦流动起来,一种非常喜乐的感觉就会出现。所以如果止的能力足够深入,一定会达到心轮的开放和有这种喜乐的觉受。此外,因为知觉不明显,你反而坐得特别定——身体已经不受影响,所以坐得很定。如果你能控制受阴,身体可以一动不动地坐很久。只要没有任何干扰,就能一直坐下去。

然后是想阴,即我们的思想。一般来说,我们的思想非常难停下来,但偶尔还是能够体验到暂时的静止。为什么它不能完全停下来?是因为行阴在影响它。行阴,即你的潜意识活动,导致想阴不能停下来。此时我们需要做什么?需要深观,借助观的能力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潜意识中那些隐隐约约的想法或欲求。如果没有观,我们基本无法跳过想阴。假如定力不能越过想阴,一般到受阴就停下来了。

你要超越想阴、超越行阴,必须通过深观,亦即很深入地去观察。怎么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有一种专精,很精细地观,才能观察得到。这不需要你特别做什么,因为当你观察到的时候,它就会消失。它只是一种妄动,像水面上的涟漪,当你不观察它的时候,你认为风平浪静,一旦观察它,你会发现其实是有涟漪的。通过你不断地观察,它就会慢慢地静下来,因为它处在一种无意识当中,所以需要用你的观让它变得有意识——把它照亮。当无意识一旦被照亮,就变成一种光明,而不是黑暗的。

我们平常为什么很容易被思想带着走、被头脑所主宰、跟头脑纠缠?因为我们不明白主宰头脑的力量在行阴里、在潜意识里。我们内在升起的动机和欲望都会反映在思想上,变成一个想法,甚至一个嗔念也会变成一个思想。如果不去深观潜意识中的念,一旦这个念头波动、产生了涟漪,它就会影响到大脑的想阴,此时你的想阴就无法停下来。

想阴是没有主宰的,没有主人在看管它,它是受行阴的波动影响而产生的一系列想法和念头。并不是你在想一个东西,而是你的心,即行阴受到触动,受到某些人、事的触动,然后你就自然地产生思想。而且你会发现,这些思想其实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非常的荒谬。你明明知道这种思想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它就是会产生。比如你碰到不开心的事情时,马上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想法,一定是这样。并不是你想这样想,其实你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想这样想,但头脑会自动想。这代表头脑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像一台电脑,根据储存的信息或主机提供的信息作出反应。

要真正改变头脑,我们需要在行阴里去改变。要看到心里那些潜意识的念头:它在想什么?它有什么样的欲望?什么样的期待?什么样的渴求?还有哪些很微妙的情绪?当你看到这些,它就能够停下来。为什么它会自动停下来?因为它是无意识进行的,并不是“我”在想一个东西,而是受到外在刺激后产生了一个念头或者一个印象。

“印象”是你在过去收集的一些信息片段。这些信息片段经过你的阿赖耶识,即你的识阴而播放的时候,就触动了你的心;你的心接收了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产生了思想,它是一个这样的过程。但我们没有办法阻止阿赖耶识。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我们的业力仓库,我们过去生收集的所有印象都在阿赖耶识里。当它储存信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释放;一旦释放,它首先传递给你的心;你的心起了念头,传递给大脑,大脑再支配你的身体去行动。

如果不想受它支配,一种可能的方法是进入识阴,把那些印象、过去的业相完全转化掉,它就不会释放业力。但要达到识阴,止的能力必需非常高,你要达到很深的三摩地。当你在很深的三摩地里进入识阴后,它就不能起作用。所以当一个人处在三摩地里,就相当于死亡,或者说他的业力完全停止了。他可以一动不动地在三摩地里保持很长时间,比如几天几夜,为什么?因为业力不起作用,相当于身体已经没有动力,没有一种力量再驱使他去做任何事情,包括对食物的本能需求都停止了。这种本能其实也是我们的业。

如果业力停止,这个人就等于进入一种涅槃状态,也就是死亡:只有意识存在,同时身心可以暂时处在一种死亡状态,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他可以在那种状态中保持非常久,比如一位得道的阿罗汉可以在涅槃里待很长时间。但是因为他的阿赖耶识还没有完全转化,即便过了很多劫,当有一天阿赖耶识的种子再度升起,他的心又开始活动,此时他又会从涅槃中恢复过来,这种涅槃叫作有余涅槃。它不像佛陀的涅槃。如果一个人成佛了,阿赖耶识就全部没有了,所有过去的业都会消失,也就不会再回到这个心,相当于没有心,因为没有业力。

进入识阴是非常难的,但它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因为只有进入识阴,你才能够扭转、逆转业力的习惯,或者叫习气。为什么一个人的习气很难改,特别是那种很重的习气?哪怕你的头脑无数遍地告诉自己不应该这样,但还是会无意识地做。因为你的头脑受业力支配。业力,即阿赖耶识,在头脑后面。当它的力量来临,头脑根本控制不了它,反而被它控制。所以在头脑上下功夫是没有用的,至少需要进入行阴去下功夫。

如果你不想被业力或者习气牵住、控制,就要能够深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所谓“深观”是指:你能非常准确地感知到这个念头可能是不对的、是有问题的,可能会把自己带到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当中,或者一个过去曾经犯过的习惯当中。假如你在那个当下非常准确地看到这一点,行阴就破了。行阴一破,想阴便不起作用。因为你知道这是业力,是假的,你不再认同它了,那么头脑的思想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它变得很虚假。所以,只有能够控制我们的心,即行阴,头脑才能完全受我们支配。就是说,我们不会再上头脑的当了,它产生的很多想法其实都很假,或者只是一个暂时的、对业相的反应。如果我们太认同它,太把它当真,就会落入它的陷阱中。

想要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及非常微妙的情绪变化,需要有足够的定力。如果定力不够,只要心一动,我们就控制不了它,所以定力是很重要的。在有定力的基础上再深观,慢慢地,我们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在打坐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放下,不断地看到自己心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放下。可能你会以为它只是一个念头,但其实念头里包含了太多信息,它包括了你对一些事情的牵挂和纠缠。

“放下”并不只是放下这个念头,而是把这个念头里包含的所有信息都放下。比如你内在有个欲望,一直想去做一件事情,但还没有完成,它就一直徘徊在你心里,成为一个潜意识中的幽隐妄想。那么当你看到它,你要做到什么呢?不仅仅是放下妄念,因为这只是从想阴的角度去看它。你还要看到这个妄念包含的所有相关事情,你要在那个当下看到这些事情会影响你继续深入下去,所以必须要放下。至少在打坐过程中,在我们向内走、往内探索的当下,你要放下一切。因为这些放不下的东西,会在你的心里不断地出现、徘徊。假如放不下,就意味着你无法控制行阴。如果行阴不能被控制,想阴就不会停。当你把心里所有的欲求、渴望、想象等全部放掉、空掉,会发现头脑没有事情可想,也就没有了妄念。

另外要注意,我们内在有时候会有一些很微妙的情绪。它也许不是特别严重,可能是一些隐隐的焦虑、担忧、紧张等。在深入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去感受,也就是去观:是不是有这些情绪在里面?你要能够识别。如果不能识别它,这个情绪是无法消失的。假如你能够识别,比如自己此刻好像是坐下来了,但还是有一点很微妙的情绪,像不够平静、不够放松,或者还有一些担忧等等,此时你要去观,要看到它,要识别出来。一旦你识别出来,它就会消失,这时候你就成功了。所以,观是帮助我们继续深入的手段。如果仅仅靠止,可能无法达到很深入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做到止和观相互配合: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双运。这样才能一层一层地破,破到没有东西可破为止,这个境界相当于无为。在无为里,你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安住其中,那是你唯一的觉性、唯一的本性。

止观的学习和经验的累积,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因为一开始,你可能并不知道这种错误,但在深入的止观里,你看到它其实是一种妄想。这种妄想会导致你一直无法达到止的状态,也会导致你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从身体角度来说,只有借由身体的不通,你才能够检视出自己在生活习惯和工作方面是否有过度的行为。当你深入至想阴和行阴,才能检视出其实很多想法是无意识的,或者是受外在影响而产生的。这种无意识也包含着你内在的业力倾向:是你的业力倾向跟外缘的触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无意识。

要打破这种无意识,要靠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需要你去深观、去理解它。我们可以用一种中观的方式去观。所谓“中观”即两边都不沾,保持在中间。“两边不沾”,第一是不要与这些无意识纠缠,第二是不要对它有任何评判之心或者抗拒。假如你观察到了,然后产生了评判,你就会跟它纠缠,这就不是中观。所以深入的过程,其实是在慢慢地进入中观的状态,把一切的无意识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呈现,同时这种自然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业力的呈现。

当带着中观的意识观察业力,你会发现业力非常的无常,一直在变。对于业力,我们不能过度地认同。一旦过度认同,就会被它牵着走,甚至会放大业力的作用。如果你不认同它,业力的发生只是你内部的一种现象,它会在你的内部被消耗掉。比如当你产生一个很强烈的嗔心,你不认同它,让它在你的内部消耗掉,这个业就消掉了。倘若你认同它,甚至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去寻找它的根源,这反而会带来更多业力的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中观,不要纠缠,要在你的内在消耗它。不要用智力去分析,因为智力在你的想阴里,所以它是没有作用的。要用中观,因为它在你的觉性里。

除了中观以外,在生活中依然要不断地保持观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住坐卧、对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观照。通过观照,我们才能更容易地进入止的状态,你不能说“我的止观只能在打坐里发生”。止观作为一种实修,必须发生在你生活的每一个时刻。从止的角度来说,它能够让你的身心经常回到放松、宁静的状态,不过度进入头脑的思想里,不过度劳损身体,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过度,可能身体会变成一种障碍,就不能够破色阴。如果身体障碍太大,连色阴都破不了,更不要说破受阴和想阴了。

观就是要在生活中随时觉察自己的身心状态,及时作出调整,这是为了让自己能够随时对头脑、对情绪保有意识,不要被它控制,这也意味着不要被阿赖耶识的业力所控制。假如业力强到必须发生,也要在这个过程中观照好自己的心。哪怕不得不经历这个业力过程,心依然要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只有心稳定,业力的影响才会变少,才会更容易脱落。切勿跟业力过度地纠缠,过度纠缠的结果往往是加深业力。业力一重,我们的实修就会大受影响。我们之所以没有足够的精力深入内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业力的关系,有太多事情、太多身心的损耗在阻碍我们。

实修,就是必须真正地在起心动念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觉察自己,不断地保持心的稳定。当心变得非常专一、专注时,它就像一把利剑,能够非常快速地穿破、刺破帷幕,让我们自性的光明呈现出来。你会发现,自性的光明对自己是如此的重要,它是你力量的源泉。如果不能每一天都回到内在去汲取它的力量,我们会感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地无助、非常地被动。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找到这种力量,我们就会变得非常强大,或者说非常有信心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你会发现在止观的学习和修炼中,它会慢慢地变成一种戒律。因为你总是不得不努力地维持平衡,这种平衡就是一种戒律。比如睡觉不能睡太多、吃也不能吃太多。为什么?因为它会影响到你的身体;你的工作不能过度、娱乐也不能过度,这些都在损耗你的精气神。如果你的止观真的达到一种非常熟练的状态,你对生活就会有一种自发的戒律。你能够直接感知到,有一些东西会非常快地把你的能量吸走。当能量被吸走时,你的心马上就不稳定了,变成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走在这条钢丝绳上。行走道路就是行走钢丝绳,要求你每一步都要平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